當前位置:妙知谷 >

運動户外 >運動 >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簡要回答

隨着户外運動的發展,大眾參與户外的人羣越來越多,隨之帶來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據《山野雜誌》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就有297起登山户外運動事故,重視户外風險很有必要。

更好的户外出行,瞭解風險和學會預防風險是作為户外愛好者必不可少的一步!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滑墜
斜滑的山徑,如濕滑的石面、泥路或佈滿沙粒的硬沙地,均容易使人在下坡時滑倒受傷。
五一期間兩名來自長沙的驢友因擅自進入武功山未開放區域進行户外徒步被困,其中一人不慎跌落山崖,腿部及背部不同程度受傷。
看到這起事故,是痛心的,為降低滑墜的風險,謹記下面預防建議:
預防建議:穿着有護踝及鞋底有凹凸紋的防滑登山徒步鞋有可能的情況下,攜帶登山杖,在有需要時使用避免行走在濕滑石面、泥路或佈滿沙粒的硬沙地上儘量不走危險地段 如無可避免則應小心翼翼通過,不可跑跳
應對措施:
在滑倒受傷時,應檢查有沒有扭傷、擦傷或其它傷勢。
需要時應立即進行急救;有時骨折並不容易由表面察覺,若發現傷處紅腫或痛楚,不要繼續行走,觀察明確沒問題方可繼續行進;若傷者可以繼續行走,可用手杖幫助或隊友扶持,不可以強行獨自行走,以免加重傷勢。
在傷者行動困難時,應及時用手機等通訊工具求助,或派人求救,並將傷者移至陰涼而平坦的乾爽地面上,用衣物覆蓋保温,等待救援人員到達。
如果是內傷(臟器出血),則不可輕易移動傷者,以免加重傷者內臟出血。在有可能並瞭解傷者症狀的情況下,可進行一些緊急治療。
無法獲得外界救援的情況下,需小心翼翼運送傷者出山就醫,在經過初步的急救措施後,固定好傷者的傷處,搭建擔架用以運送傷員。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第2張

迷路
徒步中,無數次的救援都是因為參與者迷路所導致,迷路已連續多年成為主要類型之一。
除了過去的天黑迷路、落單迷路、大霧迷路、挑戰新線路迷路,現在新增了導航迷路。
迷路並不會對人造成直接傷害,但是很多户外事故往往因迷路導致心理恐懼,最後做出錯誤選擇,比如迷路後慌忙擇路,選擇不熟悉的地方行走,導致發生滑墜、迷路、失温等情況。
五一假期,來自湖北的2名50多歲女性驢友徒步鰲太走散迷路,好在,她們及時向救援隊尋求幫助併發了定位座標,這2名女性驢友隨後獲救並安全下山。
預防建議: 户外活動前,查看天氣預報,天氣惡劣避免出門提前瞭解和蒐集所到地區的地理信息,選擇易辨認的地標如山脈、河流、溪谷等行進學會使用軌跡地圖——兩步路APP各種軌跡路齊全,跟着軌跡走,出行更安全對不確定的區域做好路標和標記沿途路徑和成熟路線行走,要避免自行開路,獨闢蹊徑,或擅自改變行動計劃判斷不準方向時決不要盲目前進不要掉隊。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第3張

失温
人體的中心體温是36.5-37度,高於37.5為發燒,失温的情況也類似,體温低於35度,人也會意識喪失乃至昏迷死亡。
失温的症狀:身體感覺非常的寒冷、一直不停的發抖、記憶減退,説話的時候語言不清、反應會變得很遲鈍、甚至失去意識。
一級輕度失温:33-37°C顫抖、心律升高、排尿變多、呼吸頻次升高、肌肉不協調、蹣跚、行為異常。
二級中度失温:29-33°C恍惚、顫抖減少甚至消失、虛弱、思維麻木、智商降低、口齒不清、記憶障礙、視覺障礙、心律不齊、瞳孔放大。
三級嚴重失温:22-29°C昏迷、神經反射消失(對疼痛沒有反應)、呼吸頻率和心律極低、低血壓、可能出現心室纖顫、傷者無法自主調節體温。
四級致命階段:低於 22°C肌肉僵硬,很少能覺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現心室纖顫然後真正死亡。
預防建議:
徒步時,調整好自己的步伐、穿穿速乾的貼身內衣、衝鋒衣
攜帶足夠的食物,隨時進食高熱量碳水化合物
多喝水,防止脱水
失温如何急救:
立即停止户外活動,離開風口,將患者轉移至避風處,躲在巖石等遮擋物後方,必要時搭建帳篷進行救援
減少體温的降低,更換乾燥衣服,用睡袋或厚衣物將患者全身包裹,用睡墊將患者與地面隔絕,線路諮詢添加阿年微信TF-V5870,防止患者的核心體温繼續流失
用熱水瓶、發熱貼,對患者脖子、腋窩、腹股溝等核心區進行加温
餵食一些流質狀常温的高熱量食物,如濃糖水、熱巧克力等,讓失温患者獲得產熱需要的能量。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第4張

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因為地勢增高,氣壓降低,空氣中的含氧量降低,使氧氣不能充分進入人體血液,導致的一種急性高原病。
一般在超過3000米的海拔高度後,大多數人就會程度不同的高原反應,當到達4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時,通常會發生較為強烈的高原反應疾病,如心跳加速、頭疼、頭暈、厭食、噁心、嘔吐、四肢無力、行動遲緩、睡眠困難等症狀。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氣候環境,反應各有不同。
預防建議:防治高反沒有捷徑,只能慢慢培養高原適應能力,讓身體慢慢適應高原缺氧環境,並在吃飯、喝水、呼吸、步行方式多加註意,阻止血氧飽和度的大幅下降。滯留型訓練:進入高原,身體的自動調節機制之一是紅細胞增多、血液運氧能力提升,理論上紅細胞增至頂點則需要3周左右,身體充分適應也是如此。所以,登山前提前滯留在3000~4000米海拔一段時間,有利於增強效果。往返型訓練:如同體力需要反覆運動、疲勞、休息才能慢慢提高,高原適應的改善也是如此。在登山前頻繁進入高海拔山區也有助於高反適應。晝高夜低原則:高海拔長期登山時,身體還有可能會產生適應衰退現象,白天登高給身體低氧的刺激,晚上住在低處讓身體休息,可以讓衰退幅度降到最低,這在7000米級以上的高山攀登中尤為常見。食物主要吃碳水化合物為主,水分也應控制在每天4L左右,進入高原應降低速度、間歇性步行。進行有意識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強調深沉、緩慢,是肚子起伏而非胸部起伏。長吐氣會把肺裏的舊空氣盡可能排出來,再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肺中氧分壓增大,有助於血氧飽和度上升。
高原反應急救:
所有普通或嚴重的高原反應的基本救治措施都是儘快返回到海拔較低的地方,且越低越有效,總之,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二個字:“下山!”

户外常見的六大風險,你瞭解多少? 第5張
標籤: 户外 六大 風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zh-hk/ydhw/yundong/mdd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