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遊戲數碼 >攝影 >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索尼A7M3使用教程

如今單反/單電/微單相機大行其道,其強大的視頻功能已經讓部分家用攝像機無法抬頭。本人也熱衷於用單反來拍攝視頻。雖然部分功能可能無法與專業攝像機媲美,例如平滑的變焦縮放,舒適的專業握持方式等。但凡事有得就有失,要看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操作方法

(01)ok,我很明白我最需要的是景深控制能力。於是面對眾多殘幅攝像機,我只能選擇放棄(殘幅感光元件要獲得與全幅相同的畫面必須使用更短焦距的鏡頭,而短焦距鏡頭是很難控制景深的。例如殘幅機要獲得全幅機35焦距的鏡頭畫面只能選擇24焦距的鏡頭。手機就更不用説了,只有不到10的焦距)。全畫幅的攝像機要幾萬......好吧,還是單反來得實在。前兩天入手索尼A7III(A7M3)也是這個原因,原有的A7雖然也能拍視頻,但幀率太低了,拍不了慢動作,另外就是A7的視頻對焦簡直就是垃圾中的戰鬥機。於是才換了A7III。

(02)很多人認為硬件齊備,就可以開始拍視頻大片了。我認為並非如此的,在拍攝大片前,還必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不然,片子會拍得你手忙腳亂甚至拍完才發現不得不重拍。

索尼A7M3使用教程

(03)一、PAL還是NTSC?這是一個很多人不瞭解的問題。本人在此也不打算説太多理論。簡單來説,如今的液晶電視和電腦都是1920*1080高清起步的,並且也不存在逐行掃描還是隔行掃描,因此PAL和NTSC關於分辨率抑或是逐行/隔行掃描的問題都不再那麼重要。對於視頻拍攝者來説,如今兩大制式只剩下唯一重要的參數就是幀率了。

(04)PAL(中國標準)對應的幀率分別為:25、50、100。當然某些高碼率攝像機還能去到200甚至更高。

(05)NTSC(美、日標準)對應的幀率分別為:24、30、60、120。同樣某些高碼率攝像機還能去到更高。

(06)很多人都會想,既然分辨率都一樣,肯定選NTSC啦,畢竟幀率120可比100高了不少。拍起慢動作來就可以更慢了。這個想法是沒有太大毛病的,因為目前通過後期軟件調整,即便是前期用NTSC制式拍攝的也可以後期調成適合中國電視節目播放的制式,畢竟軟件那麼強大。但問題往往不是想象得那麼簡單。

(07)在中國,交流電的頻率是50赫茲,而美日是60赫茲。如果我們用PAL制式在中國拍攝視頻,那麼PAL的各個幀率剛好是交流電頻率的整數倍,也就是攝像機幀率和電流的頻率同相。同相的好處是我們在拍攝視頻時,如果是在室內有交流電照明設備照明的情況下,光線不會閃爍,是穩定的。然而如果在國內用NTSC制式拍攝的話,就會存在攝像機幀率和電流的頻率異相的問題。室外拍攝當然沒有事,但如果室內有交流電照明設備的話就會比較麻煩了。你會看到攝像機設備的畫面不停閃爍,光圈或者快門數值不停變。當然,這種情況下就不要想着拍了,根本沒法拍。

(08)關於同相和異相我簡單打個比方:例如一個人在跑步,你跟在他後面以相同速度跑,這就相當於同相。這時無論你閉上眼再睜開,他都在同一個位置沒變(畫面沒變),因此你就可以很好地拍攝了。異相則不然,你和他的速度不一樣,於是你睜開眼一會發現他在你前邊,一會發現他在你後邊(對應於拍攝中光線強弱不停變換),這時你還如何去拍攝一個穩定的畫面呢?

(09)因此如果一定要在國內使用NTSC制式,請確認拍攝物的光源不能有交流電光源(當然,晚上用NTSC制式拍室內的交流電大燈照明體就不要想了)。不然最後你會發現你拍出的視頻光線很不均勻、畫面很閃......

(10)二、幀率如何選擇?這裏簡單説一下吧,拍攝慢動作肯定幀率越高越好。如果不想後期的話,用A7III的S&Q就行了,視頻會在機身內機型重新採樣。如果需要後期的話,建議普通拍攝使用50p(PAL模式)或60p(NTSC模式),就是説盡量不要用最低幀率拍攝。流暢感和後期的操作性都會好很多。當然,儲存卡大、人民幣多的發燒友可以無視這一條。

(11)三、是否要上4K?個人認為目前的4K可用性很低。因為4K只能用25p(PAL)幀率進行拍攝。因此我大多是在後期可能需要放大的時候才用4K模式拍的。又或者拍一些文藝類視頻才會用到4K。個人認為目前A7III的4K叫做能拍,而且還不錯,但是要求不要太高。即便忽略幀率問題,但是發熱問題依然還要正視。雖然國外的測評中説A7III已經很大程度改進了散熱問題。然而大熱天用4K還是免不了發熱提示的。這也是目前所有器材商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4K播放設備已經有了,甚至4K HDR播放設備都已經開始大紅大紫了,然而4K記錄設備的性能還比較雞肋。不要告訴我GO PRO新一代能拍高幀率的4K云云。索尼還是比較看重畫質的,不然不會用超採樣技術。如果説用小感光元件犧牲畫質來提高幀率硬上4K,估計索尼的技術早就可以實現了。

(12)四、需要外置麥克風嗎?這裏需要明確兩點:首先,A7III我使用了一個星期後,認為其機內自帶的麥克風要比A7好了太多太多。立體聲更強了,空間感更好了(估計整個收音的硬件模塊升級了)。

(13)其次,A7III的麥克風是全域的,因此如果拍攝一些需要指向性錄音要求的場合,肯定是要另配麥克風的。畢竟雖然A7III的麥克風提升了不少,然而卻並不是專業的。我沒有另配麥克風,而是在需要的場合將專業錄音筆通過熱靴轉換器集成在A7III頂部。TASCAM的錄音筆性價比還是挺高的,旗艦也不貴,支持HI-RES音質。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第2張

(14)五、需要三腳架嗎?A7III的機身防抖還是很管用的,一般的廣角和中焦段即使十分之一秒也能從容應對。因此拍照來説我認為可以不用上三腳架,即便是晚上,用大光圈拍攝也可以脱離三腳架。不過拍攝視頻就肯定要上三腳架或者穩定器的。目前的機身五軸防抖距離拍攝平穩的視頻還太過遙遠。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上一個電子穩定器的。目前的電子穩定器已經比較成熟了,效果還是挺好的。

(15)六、儲存卡和電池如何配置?64G的儲存卡貌似拍視頻也就兩個多小時(50p幀率)。因此拍攝視頻自己看着辦是否需要備卡了。照片的話,如果用jpg拍攝的話,估計一張卡是足夠了。儲存卡一定要上U3及以上級別的,不然......不然工作效率會很低,甚至相機會提示無法拍攝4K視頻或者全高清的大碼流視頻也拍不了(碼流越大,視頻畫質越好)。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第3張

(16)電池的話本人親測,拍了一整天,大概拍了兩百多張(相機設置1分鐘休眠,平時關掉顯示屏,只用取景器)。一天下來還剩50%多的電量。不過拍起視頻來電量就損耗得比較快。因此拍照片的話,普通用户1塊電池應該夠用了。然而拍視頻的話建議還是多備一塊。

(17)七、鏡頭如何選?大多數電影的視頻拍攝不需要變焦,因此從虛化角度考慮可以上定焦鏡頭。類似35mm焦段或者100mm左右的焦段都是視頻常用的焦段。大光圈鏡頭還是要首先考慮的,畢竟畫面的主次感需要景深去交代。不然......我真是找不到為什麼用A7III來拍。不如用手機拍好了。

(18)除此之外,定焦鏡頭的畸變控制能力不是變焦鏡頭可以比擬的。拍攝靜態照片的話或許畸變不算什麼,然而拍攝動態視頻的話,畸變一旦嚴重,畫面是非常昏眩的。這點建議大家慎重考慮。我找來了分別用手機和A7III拍攝的ZENMAX古法手工木表的圖片截取先看再評,下邊第一張是手機拍攝的截圖,第二張是A7III拍攝的截圖。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第4張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第5張

(19)雖然目前手機都比較先進,部分雙攝像頭手機在拍攝視頻的時候能夠通過軟件算法模仿大光圈的虛化。然而目前的軟件算法我認為都是在起步階段。我並不反對手機雙鏡頭虛化的思路,畢竟我們人眼都是類似雙鏡頭的結構,並且後期通過人腦進行合成的。因此從長遠來看,諸如手機這樣的設備在有限空間上用雙鏡頭來模擬大光圈的思路是肯定有發展前途的,只是目前技術還不完美,比不過真正的大光圈鏡頭。從視頻上來看,雙鏡頭模擬大光圈的背景會出現很嚴重的塗抹痕跡,一坨一坨的,非常難看。因此,就目前來説,拍攝比較嚴謹的視頻,我還是建議使用專業的大光圈定焦鏡頭。

(20)八、如何實現單人雙機位效果?人力資源昂貴啊,為了省人工,有時候需要獨自完成各種複雜的拍攝。雙機位拍攝就是其中一種。當然目前在某一些場合是有辦法簡化的。例如下圖

索尼A7M3使用教程 第6張

(21)A7III換上中長焦鏡頭,拍攝特寫。相機通過熱靴加裝運動相機,採用廣角拍攝。這樣同一時間同一人就能夠拍攝出兩組不同的鏡頭感。

特別提示

接受各位的意見建議,歡迎評論,也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點幫助。

標籤: A7M3 索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sm/sheying/53z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