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母嬰教育 >親子 >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 孩子若有徵兆 家長要重視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 孩子若有徵兆 家長要重視

簡要回答

思維上、行為上、情感上的根源。追求和融合人際關係是人類天生的需求,然而,過分的討好他人卻可能導致一種被稱為“討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徵。這種人格類型的個體傾向於迎合他人,不斷犧牲自己的需求,以換取別人的認可和喜愛。如果您的孩子表現出對他人情感過分敏感,擔心麻煩別人,或者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那麼他們可能正處於“討好型人格”的發展階段。

一、“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會呈現出以下五個共性特徵
1. 善於觀察和理解別人的情感,往往受他人情緒所左右。
2. 缺乏自己的主見,行事目的是為了贏得他人的關注和讚賞。
3. 過分乖巧,總是優先考慮他人的感受。
4. 性格膽小、自卑、容易受傷,行事小心翼翼。
5. 喜歡不斷道歉,不願與他人爭搶,害怕拒絕別人的要求。
這些特徵表明孩子習慣性地迎合他人,犧牲了自己的需求和意見。但是,讓我們深入探討這種“討好型人格”背後的三大根源,以及如何避免孩子陷入這一心理陷阱。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 孩子若有徵兆 家長要重視

二、導致“討好型人格”的三大根源
1. 思維上的根源:渴望被每個人喜歡
孩子的個性和心理特徵往往在童年時期形成,而“討好型人格”也不例外。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從小就開始試圖取悦父母,因為在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之初,父母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父母對孩子非常嚴格,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表現總是不夠好,無法取悦父母。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變得過分敏感,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以期獲得他們的認可和喜愛。這種行為習慣可能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漸樹立,導致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2. 行為上的根源:迎合成了一種習慣
許多討好者已經不再簡單地試圖取悦他人,而是無法自控地迎合他人,不自覺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這種行為上的成癮可能源於童年時期,當孩子在不斷迎合父母的需求時,逐漸將這種行為視為一種習慣。
3. 情感上的根源:逃避衝突的渴望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支持有所吝嗇,或者父母情緒不穩定,孩子可能會感到缺乏安全感。這種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可能導致孩子變得過度敏感,對衝突感到害怕,並試圖通過迎合他人來避免衝突和傷害。
雖然上述三個根源有助於理解“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但父母可以採取積極的步驟來幫助孩子避免陷入這種心理特徵。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 孩子若有徵兆 家長要重視 第2張

三、父母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1. 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父母需要向孩子傳遞無條件的愛,不要將愛與孩子的行為或成就掛鈎,也不要讓孩子感到有附加條件的壓力。無條件的愛會讓孩子感到滿足,不再迎合他人以獲得關注,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2. 多鼓勵和欣賞
鼓勵孩子的自我表達和獨立思考,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意見。父母的鼓勵和欣賞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家庭中創造一個放鬆和支持的氛圍,讓孩子自由表達自己,有助於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感。
3. 避免嚴厲壓抑的教育方式
不要採用過於嚴厲的教育方式,避免隨意的體罰或言語威脅。這種教育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內疚感和焦慮,從而更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4. 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停下來仔細聽取孩子的意見和感受,鼓勵他們自由表達。這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知道他們的聲音和觀點受到重視。
5. 父母要樹立榜樣
父母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確保不成為“討好型人格”的榜樣。如果父母本身也傾向於迎合他人,那麼孩子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
雖然“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種疾病,但它可能對孩子的自信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父母可以通過無條件的愛、鼓勵、尊重和傾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獨立性,從而避免他們形成這種心理特徵。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 孩子若有徵兆 家長要重視 第3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y/qinzi/ydk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