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愛好 >手工園藝 >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美好的歌唱共鳴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獲得它,就需要全面瞭解人體共鳴的相互關係和作用,並付出艱辛的努力,通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得到它。

操作方法

(01)共鳴的原理:共鳴--某物體因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又傳播到其它物體上,引起其它物體的共振的現象叫共鳴。聲音產生需要有振動體、媒介和聽聲音耳膜。當物體被打擊而產生振動時,促使媒介產生了波紋,叫音波。這種音波由媒介傳入人的耳膜成為聲音。一個發音 體在振動發音時,它除了能發出一基音外,還能同時發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 動率是400,當它的微波傳到某一個每秒振動440次的物體時,這一物體受到振動的影響,才會引起共振,產生共鳴。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衝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後,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於是出現優美、悦耳的歌聲來。共鳴的使用能夠擴大音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結構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於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02)共鳴的分類:通常有三種分類的方法:從生理結構上進行分類;從共鳴結構能否調節上進行分類;從共鳴運用性質上進行分類。從生理結構上,可分為頭腔共鳴、鼻腔共鳴及口腔共鳴。頭腔共鳴產生的生理結構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竇部各空間有額竇、篩竇等。它們屬於固定空間,聲波共振是無氣息的共鳴。體積小,位置高,這種共鳴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時要注意打開頜關節,減輕下頜重量,感覺骨室有輕微振動感,眉心處也有微振感,這樣歌聲就集中明亮了。頭腔共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與軟齶,控制進入鼻腔的聲音方向,使聲音進入頭腔,形成共鳴。這種控制要細心體會,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還要注意的是,當運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時,聲波只在鼻樑上端的鼻骨處振動即可;如果運用美聲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戲劇性的歌曲時,聲波需要在鼻樑及周圍較大面積的骨面上振動。有經驗的歌唱家們為獲得頭腔共鳴的感受,常常善於把聲音送到頭腔中去,認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這種唱法,聲音不會疲勞,永遠年輕。如果失去了頭腔共鳴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壽命不但會縮短,而且聲音是十分不悦耳的。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第2張

(03)鼻腔共鳴及作用:鼻腔共鳴不是鼻音。是聲波進入鼻腔後經過控制產生的共鳴效果。從生理結構上看,鼻咽腔的上部是顱骨,下部是軟齶,由鼻腔和鼻咽腔組成共鳴空間,體積大,共鳴振動在鼻腔內而產生,是由無氣息的固定空間形成共振的。要獲得良好的鼻腔共鳴 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軟齶的運用。軟齶即平時稱為的小舌頭。軟齶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於用咽壁對聲音推送。通過軟齶的運用,促使鼻咽腔形狀的變化及音色的變化。用哼唱練習,便於使軟齶中部產生振動,擴大鼻咽腔,同時還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開。打開並控制頜關節:上下頜關節活動應張開小半寸,對於取得共鳴有好處。下頜輕輕下移,感覺好像沒有重量,聲音就輕鬆自如了。還要記住,鼻咽腔既可以使聲波進入鼻腔共鳴的較大空間裏去,又能不讓氣息進入這個空間中來。它起着聲氣離析的作用,能夠促使共鳴的色彩變化。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第3張

(04)口腔共鳴及作用:口腔共鳴是可變共鳴腔。又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間銜接區,是咬字清楚的部位。它的共鳴區包括口腔、喉腔。通俗唱法多采用口腔共鳴。根據共鳴結構可調節與否,共鳴也可劃分為固定不變共鳴和可變共鳴固定不變共鳴腔:它包括鼻腔和額竇、喋竇、篩竇、及窩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腔的容積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篩骨,下壁是硬齶,後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圍的骨頂空腔有篩竇、頟竇、蝶竇。這些共鳴腔具有穩定的固定空間,其體積和形狀是無法進行調節的。可變共鳴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口腔的上前部是硬齶,後部接到舌根和會厭咽腔。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下連食管,上部是舌根和會厭喉頭肌可以主動調節,與共鳴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位聲帶位於喉室。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軟齶為界,通向口咽。口咽腔,上與鼻咽為界,同口腔相通。下通喉咽。 聲道,在聲帶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連,形成類似管狀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聲帶、聲道是主要的共鳴腔體之一。腔體的固定共鳴腔、可變共鳴腔,經訓練都會引起美好的共鳴反應。咽腔和口腔、胸腔相連,它是重要的共鳴腔。胸腔在共鳴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體歌唱發聲系統的全部空腔為歌唱共鳴發揮作用之外,共鳴在人體的骨骼中也會發生作用。人的聲音共鳴主要是腔體共鳴。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變化的。經過共鳴的作用可以增大音量,變化音色。使聲音發出泛音,得到美化,從而發出動聽的聲音來。由於運用性質的不同,頭部前方共鳴分為: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一般稱齶以上為“上部共鳴”,齶以下稱“下部共鳴”。上部共鳴:包括鼻腔、鼻竇、上頷竇、額竇、蝶竇、和篩竇。下部共鳴: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處。前面説過,凡是充滿空氣的地方都可以發生共鳴。然而頭腔並不是充滿空氣的腔體,為什麼可以引起聲音的共鳴呢?原來,它不是利用有空氣的腔體作為傳聲的共鳴腔,而是利用固體的骨組織的傳導作用而加強聲音的強度。聲音的強度是構成聲音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骨傳導作用與高音相結合,聲音自然增加響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鳴有助於聲音的擴大。利用上部共鳴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經過頭骨的傳導,引起幾個竇體的共振,來加強聲音的共鳴,我們稱它為“骨傳導”<不是氣傳導>。上部共鳴主要是借 助“骨傳導”作用來實現的。在生活語言中,雖然意識不到它的共鳴作用,但在高聲説話或發某些音時,“骨傳導”的共鳴作用也在參與擴大音響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強調要把上部共鳴利用上,是因為它的共振作用較強,如果和下部共鳴聯合起來,對於高低音的音響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着積極作用。應用上部共鳴,必須先造成下部共鳴強有力的聲波。聲波達到硬齶,利用硬齶的振動引起鼻腔和頭腔各竇的共振,這就是骨傳導的作用。這樣既增加音量,又可增加聲音的力度。按理説,氣流到達口腔時,不能使氣流通過鼻腔匯出口,必須使鼻腔中的氣流折回口腔,再從口腔噴出去,這樣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鳴的音響。然而,咽腔是個三岔口,當氣流到達咽腔時,必然有一部分衝向鼻腔,一部分衝向口腔,要想把鼻腔中的氣流折回口腔是不容易的。這樣,使用上部共鳴,便會形成全部的半鼻音。這種情況,在一些歌唱演員中是常有的。當他們希望得到上部共鳴的幫助時,便把舌根降低,軟齶放鬆, 有時還把鼻孔張大,這樣,把氣流引進鼻腔時,也就從鼻腔中泄出大部分。使用上部共鳴,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民族唱法中,顯然比美聲唱法的鼻音是要少些。 這是由於兩種發音的口腔開度和肌肉鬆緊不同而引起的。`歌唱的發聲,每個韻母幾乎都披上了鼻音的色彩,尤其遇到窄韻母時,這種現象就更顯著。然而聽者要是不細分辨,就聽不出鼻音的色彩,反而覺得聲音飽滿。由於韻母發音有高低音性質的不同,它對“骨傳導”所起的強弱作用也不一樣。一般説窄韻母i/u/yu顯然比寬韻母a/o/e強,這點從實驗上可以得到充分證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發窄韻母時口腔比較窄<聲位高>。當聲波達到口腔時,不是很暢快地流到口外,它要比發寬韻母的氣流送得緩慢,這時齶部被鼓動的力量也就強些,因而可使顱骨受到強烈的震動。不過我們應該注意,這類韻母最容易把聲波引向鼻腔,也誻最容易產生鼻音,而且發音時的口腔肌肉比較緊張。為了使它不帶鼻音或少帶鼻音,發這類音時更應該注意口腔適當擴大。寬韻母a/o/e的口腔開度都比窄韻母i/u/yu為大,從喉部發出的聲波到達口腔時,沒有窄韻母那麼大的強度,而且很容易從口腔內部輻射 出動,所以震動顱骨的力量也就減弱了。因此對於頭部共鳴來説,窄韻母比寬韻母更為顯著。這種情況告訴我們,能否引起上部共鳴,和氣流壓力的強弱很有關係。從聲音的高低來説,高音容易引起頭部共鳴低音則容易引起胸部共鳴。這是因為發高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衝擊力較強;發低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衝擊力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鳴,高音歌唱家則必須兼用頭部共鳴。在這裏我們應該注意,唱低音只能説是以下部共鳴為主,並不是説完全拋棄上部共鳴。當唱高音的時候,如果得到上部共鳴的協作,發出的聲音將是純厚而清亮的。相反的,唱高音只能説上部共鳴起主要作用,要是缺少上部共鳴,聲音的高度將會受到影響;然而下部共鳴也不應該完全不去利用,如果缺少下部共鳴,要得到高音的寬度是有困難的。我們對於歌唱的聲音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總是要求圓動聽的。常聽到一些女高音,雖然能唱到C4,的聲音聽起來卻感到乾燥刺耳,缺乏圓滿的色彩,這就是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沒有配合起來的結果。所以,共鳴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時應該分別主次,高音要以上部共鳴為主,下部共鳴為輔;低音要以下部共鳴為主,上部共鳴為輔。兩者必須配合適當,才能發出寬厚而有力度的聲音。我們聽到一些歌聲很美的高音歌唱家,當他歌唱時,如果用手撫摸頭頂,可以感覺到劇烈的震動,同時用手放在胸廓處,也會感到胸廓的骨骼發生震動。這説明高音不僅使用上部共鳴,下部共鳴也在起作用。有人強調上部共鳴的作用,而忽略了下部共鳴的協作關係因而得不到理想的高音。從廣義上説,胸腔和頭腔和骨組織都有傳導聲音的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是不相等的。胸腔的骨組織再加胸壁本身的震動,所引起的共鳴是很明顯的;頭腔的骨組織由於區域不同,引起共振的強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説,額竇部位的共鳴最強最清楚,這是因為這個共鳴區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聲波直接振盪的結果。我們要求歌者要把聲音提到頭部上來,也就是希望提到額竇位置上來,使這部分的骨骼產生共鳴作用。其次,頭部共鳴作用比較大的部位還有枕骨。它是構成顱腔底部和後部的骨頭,在頭部後面正下方。因為它的位置也是聲波直衝的地方,所以這部分的共鳴腔的發聲,除了利用額部共鳴以外,當唱高音的時候,還兼用枕骨的共鳴作用,這就是我國戲曲界所講的所謂“腦後摘筋兒”。那麼,怎樣才能把這部分的共鳴使用上呢?有一種理論認為枕骨的下面接連頸椎骨,當強有力的聲波衝到喉腔之後,它會引起頸椎骨的振動,再由頸椎骨往上載導,枕骨便發生振動。另外,聲波到達口咽腔時, 引起很大的傳導力量,它從的後部直接影響枕骨的振動,而且這部分離“蝶竇”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更加強了。在利用枕骨共鳴時,有一點應該注意,發聲時必須頸部挺直但不要僵硬。這樣的姿態可使喉、咽腔擴大,氣流暢通,造成強有力的氣流柱,上升直達軟齶的後部,引起枕骨的振動,造成聲音的力度。當我們把聲音提上來的時候,會感到腦後發生振動,這時上部和下部的共鳴則已經連在一起。實驗證明,光是喉腔的共鳴作用是不大的,聲音不是很響的,音色的變化也不是很清楚的。這是因為喉腔基本是軟組織組成,在軟的共鳴體中發聲,聲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因為喉腔較小,共鳴作用不強;再因為喉腔沒有顯著的變化,音色變化不大。以上各種情況説明,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的運用,有賴於強有力的氣流,然後在良好的喉,咽、口、鼻腔共鳴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所以我們要得到全部共鳴協作,要特別鍛鍊呼氣和擋氣的作用。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第4張

(05)共鳴與聲區:依據音的高低變化和共鳴部位的不同運用,形成了三個聲區: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高聲區頭聲區發聲偏重於頭腔共鳴,有利於發揮高聲區的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感到前額和臉兩顴部分有振動的感覺。發出的聲音有假聲的特色。同時要注意在高聲區演唱時,鼻咽腔和軟齶等處和肌肉的運動不可收縮過分,使音波沒有流動的餘地,影響了泛音音響效果。中聲區(混聲區)發聲偏重於均勻的諧和共鳴,有利於發揮中聲區技巧和特色。中聲區是低聲區和高聲區銜接的地方,既要把高聲區音量同低聲區音量調節控制均勻,又要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統一。這個聲區在聲樂訓練中佔主要地位。中聲區音樂柔和、鬆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時,如果收縮過分,也會產生聲流堵塞,這時既隔開頭腔共鳴,又失去了胸腔共鳴的支持,就會出現錯誤的聲音。 低聲區(胸聲區)發聲偏重於胸腔共鳴,有利於發揮低音區的歌唱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明顯感到胸腔有振動感,聲音自如,深厚並有深沉的感覺。必須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時,頸部肌肉、舌肌如果收縮過分,就會失去中聲和高聲區的共鳴,出現沉悶和暗啞之聲,對演唱效果影響較大。​​​​​​​​

歌唱的共鳴原理及分類 第5張
標籤: 共鳴 歌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ah/shougong/9z74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