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健康知識 >心理健康 >

凡事以悲劇幻想算是心理問題嗎?

凡事以悲劇幻想算是心理問題嗎?

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凡事以悲劇幻想算是心理問題嗎?這裏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任何事情都會產生一種悲劇式的結局幻想,然後因此會深深感到不安,直接導致的生理後果是 心跳加速,心慌,四肢乏力等。。。這是心理疾病嗎?

操作方法

隨着三十的慢慢臨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步入婚姻,基本結婚的第一年就會要上孩子,開始做新手父母。對於那些交往多年的人來説自然沒什麼問題,彼此都已經足夠了解。但對於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來説,孩子的到來就是兩個人矛盾的中心,甚至能演變為兩個家庭的矛盾,吵着吵着這個家也就散了,夫妻離婚,孩子變成單親撫養。亦或是雙方後來各自都找到新的戀人組成新的家庭,前婚留下的那個孩子基本就完全交給老人負責了,這種孩子更慘,明明父母雙全,卻無人問津。

這個社會的不公平歧視太多了,有針對女人的,也有針對男人的,除了性別針對,還有性取向針對,還有針對孩子的,出身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都要生活在別人異樣的目光下。

美滿家庭的父母會教育孩子遠離單親家庭的小孩,因為他們從小缺愛心理不健康;長大了找對象,也會遭到對方家庭的反對或嫌棄,只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單身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問題。

我原來很不理解母親的再婚,那時父親已經死了12年有餘,她一個人早已打拼好了一切能保我們一輩子衣食無憂,幹嘛要給自己增加壓力,想不開結婚再多養一個老男人和他與前妻的孩子,她説因為健全的家庭更好,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被歧視。我當時很不理解,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家庭條件很優渥,始終都想不通為什麼長大後就註定會被人歧視?

的確,我承認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因為生活環境因素比同齡人更早走向成熟,更懂得察言觀色,但這只是被生活鍛煉出來的成熟,我們就像被催熟的種子,甚至有與年齡不匹配的思想認知。

我們會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焦慮所以凡事都會做好最壞打算;我們普遍沒有安全感,因為從小顛沛流離,被遣散到各種親戚家寄養;我們對人心存警惕,但只是因為害怕受傷。遇到事情,我們要麼選擇逃避要麼選擇直接放棄,只為了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傷害。

我們自卑,我們害羞,我們不敢愛不會愛甚至拒絕愛。有見證父母婚姻不幸的單身族,也有不想重複悲劇堅持找到理想愛人的幻想族,當然還有我這種把自己縮在殼裏不爭不搶遠離人羣肆意冬眠的……

雖然我們有着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對於社會來説,這樣的我們並不具備任何危害性,因為我們只想單純保護自己不受到外界傷害,從不曾有害人之心。

我們最大的心理問題就是沒有安全感,謹小慎微,過分害怕被人傷害。

敢問,難道是我們想讓自己家庭破碎、父母離異的嗎?如果孩子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投身家庭的話,那我們為什麼不選擇成為被全家人捧在手心的貝小七,而選擇投身於這樣的家庭呢?就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自由選擇權,我們只是這個社會逼婚產業鏈中的犧牲品,是不成熟父母為了追求各自幸福被遺棄的產物而已……況且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離異孩子的悽悽慘慘,又怎麼能突顯出美滿家庭孩子的健康幸福呢?

本就命運不公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忍受這個社會的有色目光和自由戀愛中的無端歧視?

凡事以悲劇幻想算是心理問題嗎?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悲觀心理而已。

悲觀的根本原因在於害怕,也就是恐懼,通常情況下過分缺乏安全感而充滿恐懼感的人才會顯得悲觀,而悲觀和憂鬱總是在一起出現。

德國心理學家弗里茲.李曼在著作《直面內心的恐懼》一書中指出憂鬱悲觀的人格具有以下幾種特徵:

依賴、附屬,害怕變成獨立的自我,心甘情願把自己交出去,任憑別人擺佈,質疑自己的處世能力,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謙虛,息事寧人、無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超強;卑微,從不要求什麼;服從,配合度百分百,乃至於犧牲自己,誇張者奴顏婢膝;極力避免“自轉”,害怕被孤立、分離、拋棄,不被保護和寂寞。。。。。。

而一個悲觀的人往往都是不自信顯得自卑而沒有什麼主見,通常在一個人的時候顯得更悲傷。那麼如何讓自己不悲觀呢?

從弗里茲.李曼的人格描述中不難看出,想要解決悲觀就得從悲觀憂鬱的特徵入手尋找原因,因此這樣一來建立獨立的性格和驕傲自信對於治癒悲觀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獨立的性格要從心理暗示自己開始,把原來的“我不行”轉變為“我可以”-“我行”—“我沒問題”—“我是最棒的”這一系列充滿自信的心理暗示活動,同時做一些配合心理暗示的行為動作,比如放心大膽有底氣的在公眾場合發言、發表演講、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放心大膽的和陌生人打招呼、交談,嘗試更多自己從未曾體驗過的活動及運動,同時逐步增加適合自己的運動量,慢慢克服在人羣中不敢講話的恐懼感。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從自身入手去尋找悲觀的原因然後再來解決。

學着做自己,學着給自己不斷的造夢,也是改變悲觀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只有獨立了,有了造夢追夢的勇氣就能改變自己的悲觀,從而變成一個充滿希望的陽光的自己,從各方面來避免自己像鴕鳥一樣,總把頭埋藏於生命深淵的沙子裏,總是去相信別人而不相信自己。

短暫的悲觀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的悲觀和對生命失去了希望,但是不論如何悲觀是一件非常不利於生命健康發展的行為,盡力選擇一切自己感興趣和好奇的事情去努力克服這種悲催的生活態度,努力做一個陽光燦爛積極向上的人,本來如今的社會已經很悲觀了,何必再讓自己活的悲觀呢?

我覺得是有點心理不健康

既然感覺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你自己的努力又收效甚微,當然可以考慮尋求其他幫助,比如看心理醫生!你詢問是否屬於心理問題,得到一個答案並不會解決你的困擾,還是需要行動才能有幫助!

杞人憂天胡思亂想,肯定是你現在困擾的,靜下來仔細想想這樣子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萬物總有個起源,找到原因是不是可以解決問題了

心病心醫!祝好!

凡事以悲劇幻想算是心理問題嗎? 第2張

隨着三十的慢慢臨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步入婚姻,基本結婚的第一年就會要上孩子,開始做新手父母。對於那些交往多年的人來説自然沒什麼問題,彼此都已經足夠了解。但對於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來説,孩子的到來就是兩個人矛盾的中心,甚至能演變為兩個家庭的矛盾,吵着吵着這個家也就散了,夫妻離婚,孩子變成單親撫養。亦或是雙方後來各自都找到新的戀人組成新的家庭,前婚留下的那個孩子基本就完全交給老人負責了,這種孩子更慘,明明父母雙全,卻無人問津。

這個社會的不公平歧視太多了,有針對女人的,也有針對男人的,除了性別針對,還有性取向針對,還有針對孩子的,出身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都要生活在別人異樣的目光下。

美滿家庭的父母會教育孩子遠離單親家庭的小孩,因為他們從小缺愛心理不健康;長大了找對象,也會遭到對方家庭的反對或嫌棄,只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單身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問題。

隨着三十的慢慢臨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步入婚姻,基本結婚的第一年就會要上孩子,開始做新手父母。對於那些交往多年的人來説自然沒什麼問題,彼此都已經足夠了解。但對於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來説,孩子的到來就是兩個人矛盾的中心,甚至能演變為兩個家庭的矛盾,吵着吵着這個家也就散了,夫妻離婚,孩子變成單親撫養。亦或是雙方後來各自都找到新的戀人組成新的家庭,前婚留下的那個孩子基本就完全交給老人負責了,這種孩子更慘,明明父母雙全,卻無人問津。

標籤: 幻想 悲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kzs/xinli/g6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