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家居 >生活常識 >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有哪些特色舞蹈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有哪些特色舞蹈

中國的朝鮮族主要是生活在東北地區,比如像是吉林、遼寧、朝鮮這些地區。那麼關於朝鮮族的舞蹈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朝鮮族有哪些特色舞蹈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有哪些特色舞蹈

朝鮮舞蹈運動大都是即興的。它的特點是很大,表演者的內心情緒和動作和諧,比別緻的表現更為快樂心情。伴奏音樂旋律美麗,變化的節奏。韓舞的主要形式是農樂舞,面具舞,劍舞,長鼓舞,平鼓舞,扇舞,跳舞等。

農樂舞:朝鮮族表現農耕生活內容歷史最長的舞蹈,它源於古代的祭祀和狩獵活動,後發展成為農事勞動中的自娛性舞蹈形式。農樂舞分情節表演與技巧表演兩種。其表演隊伍,均由持小鑼的舞者指揮,一般隊伍由29人組成,先導者持“令旗”或“農旗”,後面是樂隊及扮演的各種人物,其中有嗩吶、太平釜、上劍、副劍、從劍、首長鼓、無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獵人、執事、農嫗、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種斗笠)的表演別具一格,舞者頭戴繫有長短兩根飄帶的特製斗笠,邊擊小鼓邊轉動飄帶起舞,同時將舞蹈表演引向高潮。農樂舞的伴奏音樂,由12段曲調組成,音樂歡快熱烈,舞蹈風趣活潑。

巫舞:對整個朝鮮民族舞蹈的產生和發展,曾起過重要促進作用。在巫舞中,有“神遊舞”、“請神舞”、“送神舞”、“娛神舞”、“逐鬼舞”等種類。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襲舞”兩大類,有多種表演形式,如,紙錢舞、神劍舞、花舞、扇舞、鈴舞等。

長鼓舞:朝鮮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朝鮮族,歷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畫中,已有類似長鼓的擊鼓舞樂圖。長鼓舞源於農樂舞中的個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獨舞為主,後來,舞台上的即興對唱表演對長鼓舞發展起了一定的影響,使長鼓舞有了男、女長鼓舞、雙人長鼓舞及長鼓羣舞等多種形式。長鼓舞在朝鮮族廣泛流傳。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兩端鼓面分別為高、低不同,舞者兩手同時擊打出各種不同節奏的鼓點。現代長鼓舞有兩種擊打法:一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許細長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圓粗,長約尺許的木槌);一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開頭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邊擊邊舞,鼓插在長鼓上,舞至高潮時,方抽出鼓槌進行技巧表演。後者春持鼓鞭隨樂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於古代巫女活動及民俗活動中的扇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單扇舞、雙扇舞兩種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兩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鮮族特有的節奏、含而不露的內在情緒、曲線性的律動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隨着隊形的不斷變化,舞者將手中的扇具可組合成豐富多樣的圖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為朝鮮族古老的打擊樂器,後發展成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隨着激動人心的鼓聲,給人以歡快、熱烈而躍動的情緒感受。豐收的喜悦、生活的快樂,以及現代人的歡快情緒等,都是扁鼓表現的內容。扁鼓舞不僅能表現朝鮮族婦女細膩的內在感情,還可以表現男性爽朗樂觀的性格特徵。

劍舞:又稱劍器舞,是手持短劍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的劍柄與劍體之間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動、旋轉短劍,使其發出有規律的音響,與優美的舞姿相輔相成,造成一種戰鬥氣氛。舞蹈節奏為“打令”。

劍舞原本是男舞,經過長期的傳播,逐漸演變成一個緩慢優雅的女舞。其類型更多,通常4人跳舞。青少年劍舞中有一批流傳的藝術家,其風格像武術,戰鬥一樣。劍舞音樂基本上以“打鐘”的節奏貫穿整個,並與劍聲和諧相處。

小結:朝鮮族的舞蹈文化是非常多元的,有很多特色的舞蹈,比如濃樂舞、長鼓舞、巫舞、扇舞等。這些都是朝鮮族非常有歷史,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是朝鮮族的特色文化底藴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j/changshi/exv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