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健康知識 >養生 >

人在快要凍死的時候居然會脱衣服?這是幻想嗎?

人在快要凍死的時候居然會脱衣服?這是幻想嗎?

這種現象被稱為“反常脱衣現象”,通常指的是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的人的下丘腦向身體發出錯誤的信號。誤認為身體很熱,受凍者會脱下衣服褲子。
人在快要凍死的時候居然會脱衣服?這是幻想嗎?
什麼叫低温症? 要了解低温症,首先要弄清“核心温度”這個概念。相對於人體四肢和表層皮膚而言,大腦及軀幹內的心、肺等維持生命的主要器官就是人體核心區。核心温度就是指這些部位的温度,一般以直腸温度(37.5℃)為代表。 低温症就是指人的核心温度下降到35℃以下的狀況。我們知道,人的正常體温是36.5℃(腋下温度),而當體温下降到32℃以下時,情況就變得非常糟糕並可能導致死亡了。 低温症有兩種,暴露型(逐漸的)和浸泡型(突發的)。浸泡型很好理解,就是是指身體突然置於冷水中,最典型的就是《泰坦尼克號》裏的傑克。 浸泡型低温症奪人性命是相當迅速的,因為相同天氣條件下,人體在水中的散熱速度是空氣中的25倍。以水温10℃為例,浸泡其中而沒有熱保護的話,半小時就會失去自救能力,一小時以上,即使被救起,生存機會也很渺茫了。 由於Po主的問題描述更符合暴露型低温症,我們就重點一下。暴露型低温症,是指在寒冷環境中,通過呼吸、蒸發(汗濕或潮濕的衣物)或者保温不當而造成的體温下降,有一個熱量逐步散失並配合機體不同反應的過程。 失温初期,我們都體驗過,就是不停地發抖打寒顫,這是肌體“保温反應”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沒奏效,體內糖原激發完畢還是無法恢復體温的話,體表周圍的血管就會開始收縮,血液重新分配,主要流向肌體深層,以減少體表的熱量散失。而失去温暖血液的保護,手指、耳鼻等部位在低温環境中就變得非常脆弱,將首先被凍壞。下圖的日本登山家慄城史多,就是這樣的情況。 而隨着體温越降越低,氣血交換越來越停滯,人的大腦在這個時候反而會呈現出異常興奮狀態,心率開始加快,呼吸變得急促,同時還會顯得躁動不安。我們可以理解為大腦在強行興奮自己,爭取自救。 反常脱衣 但當體温進一步下降到34—27℃的時候,躁動不安的興奮期就過去了,大腦皮層被抑制,不再活躍,體表更是處於麻痺狀態。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況下,大腦對整個形勢的判斷也變得紊亂,開始調度體温調節中樞進行血液的重新分配。已經處於麻痺狀態的皮膚血管,開始由之前的收縮關閉轉為突然擴張,肌體深處相對温暖的血液向肌體表層迴流,體表與體內的温度開始接近,而身體核心區則因血液外流而温度快速下降。 這時候,Po主説的反常現象就出現了。由於相對温暖的血液充盈體表,而核心區的温度卻快速下降,兩相對比,皮膚感受器就有了燥熱的感覺,從而在大腦失去對外界環境基本判斷的情況下,出現“反常脱衣”現象。 大家搜一搜新聞或圖片,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凍死之人往往撩開衣服露出胸腹,或者脱得只剩內衣甚至一絲不掛。不管是登山運動員還是普通人,概莫能外。正因為“反常脱衣”具有普遍性,這一現象還作為可靠依據來區分意外死亡和性侵案件。 2016年大年初四,發生在吉林省蛟河市的一起酒後凍死事件,這名青年就是上身赤裸卧在雪中的。 笑面凍屍 “反常脱衣”可以理解了,是肌膚有了“燥熱”的錯覺,那凍屍面帶微笑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再回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第二天被發現凍死街頭的時候是不是也面帶微笑?而死之前,安徒生描述説,她感覺是在一個燒得旺旺的火爐前,有肥鵝插着刀叉向她走來,還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最後抱着她越飛越高、越飛越高,飛向了光明與快樂…… 令人拜服的是,安徒生如此接近事實,因為“反常脱衣”階段,遭遇低温症的人不但感覺是温暖的,而且往往伴隨有幻視。可能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兒一樣,看到了火爐,看到熱騰騰的食物,看到了親人……終於,睏倦與絕望,轉為了“冰人”狀態下的温暖與安詳,從而最終帶着凍結的微笑離開人世。
標籤: 脱衣服 凍死 幻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kzs/yangsheng/o3ey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