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情感驛站 >愛情 >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簡要回答

當代成年人,都有一種“病”——“選擇困難症”。早晨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去哪裏玩?去看電影還是去海邊?去爬山還是去動物園?小的時候:父母帶你出去玩,你看到了玩具槍和芭比娃娃,你都喜歡;但父母跟你説:“只能選擇一個哦”。學生時代:那麼多專業,文學類,計算機類,金融類,醫學生,法學生……看着眼花繚亂的專業,你想了許久,也不知道該選擇什麼。畢業後:擺在你面前的工作有很多。選擇“錢途”,還是選擇“體面”?選擇離家近,還是離家遠?
談婚論嫁:找對象要看人品,還是看家境?看長相還是看性格?人活着,就是面臨着各種各樣的選擇。備胎多的人:今天跟A約會,還是跟B/C/D約會?今天開電車出門,還是開油車出門?當人們的生活被“一個個選擇”充斥,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而言,是一場災難。最可怕的是什麼?跟愛人上牀,還要為:選擇超薄的還是趣味的套套為難。

人不快樂的原因:“選擇太多”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老師給兩個班級的學生,佈置了不同的“作業”,要求寫命題作文。
第一個班的學生,老師讓他們從6個命題作文中選擇;
第二個班的學生,老師讓他們從30個命題作文中選擇完成。
結果表明:
第二個班的學生作業完成度,無論是完成作業的學生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低於第一個班的學生。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
當人們所面臨的選擇太多時,就變成了另一種負擔,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過度選擇定律”。
不僅如此,還有另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在一家蛋糕店門口,擺放了幾十個口味的果醬,並且邀請過往的路人品嚐。
而另一個研究人員,在另外一條街道,只擺了6個果醬。
結果表明:
擺放果醬少的地方,賣出去的數量反而更多;
擺放果醬多的地方,人們的購買慾望更低。
這同樣説明:
當人們眼前面臨的選擇越多,就越容易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和最終的決定。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歷?
買車的時候,看着眼花繚亂的品牌和車型,就讓你一陣頭大;
買衣服時,挑來挑去最後一件也沒買;
手機該換了,對比來對比去,不知道選擇誰。
“備胎多,選項多”的人,常常會陷入精神內耗。
如果他是一個“選擇困難焦慮”的人,那更是災難。
每當他做出一個選擇,腦海裏都會出現一個反對的聲音;
一邊糾結選擇誰,一邊又否定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最後,什麼也沒有選好。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為什麼選擇越多,人越痛苦?
1、內心的衝突與矛盾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這就是矛盾。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擺在你面前的有10個選擇,但你只能從中選擇2個;這個時候,你就陷入了內心的衝突與矛盾之中。
想要這個,也想要另外一個;
無論你如何選擇,最終都會後悔。
就像買衣服:
你的預算只能買一身衣服。
經過幾個小時的篩選,你終於選中了一套買回家。
可到家你就後悔了:“我該選另外一套的,後悔了。”
無論你怎樣選擇,最終都容易後悔。
2、能力和慾望不匹配
你相信嗎?
一窮二白的人,反而活得很快樂。
不戀愛,不結婚,一個人過日子;儘管他沒錢,但他更容易快樂。
他的快樂,源於他的慾望並不高。
而一個人看上去很有錢,有房有車,有不錯的收入,有一些存款。
可他依舊不快樂,因為他的慾望和野心,會隨着自己所擁有的不斷膨脹。
開20萬的車,他還想要看40萬的車;
住100平的房子,他還想要200平的大房子。
當一個人擁有的東西,不足以讓他選擇全部,那他就會陷入焦慮和痛苦中。
3、人們的潛意識,總害怕失敗
每個人的潛意識,其實都害怕自己會失敗,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
而這一切,都來源於“期待”。
對自我的期待,他人對我們的期待。
選擇了這條路,你擔心走錯;
選擇另外一條路,你還是擔心走錯。
因為無論面臨哪一種選擇,最終都有可能出現錯誤的結果,造成一定的損失。
當人們過度在意結果,在意他人的眼光時,面對眼前的選擇,就難以做出決定。
變得優柔寡斷,患得患失,猶豫不決。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第2張

我們該如何改變“選擇困難症”?
1、減少備胎的數量
在親密關係裏,很多人都討厭“沒有主見”的伴侶。
沒有主見的人,掛在嘴邊的話是:“隨便,我都行”。
比如:
你:“我們去吃什麼?”
他:“隨便,我都行”
你:“我們去哪裏玩?”
他:“隨便,我都行,看你”
這就很容易產生矛盾。
你想要他提出合理的建議,哪怕這個建議你們最終沒有去選擇;
你需要的,是他的主見,他的意見,他的參與感。
明白這個邏輯了嗎?
當人們把選擇設定太多,就會猶豫;
減少選擇的數量,更容易做決定。
備胎多,不快樂;那麼就減少備胎的數量,減少你做決定的成本。
2、不要焦慮結果,你只需要做好過程
比如:
在學生時代,有些人每到考試之前,就特別焦慮。
他總是患得患失:
“我失敗了怎麼辦?”
“我考砸了該怎麼辦?”
“如果我考得不好,父母一定會失望,老師也會對我失望”
這種心理,就是先入為主地代入自己失敗的結果。
但是,無論他如何選擇,如何去做,都必須要經過考試。
與其讓自己內耗,不如什麼都不想。
在結果沒有來臨之前,過程是我們能掌控的。
你只要去做,不需要去在乎結果;
你只要去愛,不需要去考慮能不能長久。
永遠不要在你做決定之前,預設了事情的走向和結果。
因為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
降低期待,也能降低你的焦慮感。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第3張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選擇困難症”?
你是如何改變的?

“過度選擇”定律:“備胎”越多的人,越不快樂 第4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qgyz/aiqing/6l6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