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母嬰教育 >親子 >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簡要回答

寶寶出生後,生活主題只有吃和睡。隨着年齡的增長,機靈的小傢伙越來越"淘",什麼都要嘗試,大有“翻江倒海”之勢。其實,0~6歲的寶寶,會經歷一段特殊的敏感期,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才能健康成長。對於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不但要正確認識,更要妥善處理。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敏感期,家長朋友都不陌生,可許多家長對敏感期的來源和知識,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神祕的力量正是光。毛毛蟲對光異常敏感,在光線的影響下,它會爬到樹葉頂端,找到最亮的地方,成功地吃到最嫩的葉子。隨着毛毛蟲慢慢長大,嘴部發育完成,可以進食較為粗糙的葉子時,對光的敏感也慢慢消失了。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受弗裏的生物研究啟發,發現孩子身上同樣存在所謂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博士認為,0~6的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受到體內潛在力量的牽引,指引他們對某些特定物品和動作產生極高的敏感度,並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某一時間段內,孩子會特別沉迷於吃手、玩沙子或是水等種種表現,意味着孩子的某個特殊敏感期到了。

見啥啃啥的口腔敏感期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不斷接收新的信息和刺激,與此同時,大腦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當寶寶對其中一些知識或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時,他們便會不厭其煩地重複。
寶寶第一個能夠自如使用的身體器官便是嘴。當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則是口腔敏感期的信號:
愛吃手,自己的小手彷彿美味珍饈,隨時隨地想嘬一口;
什麼東西都習慣性往嘴裏放一放;
把所有東西都嘗試一遍,然後再吐出來;
頻頻咬人;
口腔敏感期大約在寶寶6個月左右來臨,一般會持續幾個月。寶寶通過口腔接觸不同物體來認識整個世界。可愛的小嘴,則是打開世界大門的工具,咬和啃更是探索世界的方法。
這一過程,使寶寶和周圍環境建立起更為親密的關係,它是寶寶發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對策:對於口腔敏感期的寶寶,媽媽要給寶寶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選擇,允許他們自由地“吃”。
切勿強行干涉寶寶吃手。
各種安全的物品,寶寶想咬就咬。當然,我們不光要確保各種物品的材質安全,還要用水經常沖洗,保持衞生。
尖鋭、小體積的物品和藥品,務必放置在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以免發生危險。
添加輔食後,為寶寶提供各種軟硬和質地不同的食物,讓寶寶盡情品嚐。輔食添加也要注意避免小顆粒食物吸入氣管的危險。
寶寶咬人,不要大聲斥責,而是要嚴肅地告訴寶寶,不可以咬人,並嘗試用其他事物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第2張

哪裏不平走哪裏的行走敏感期
伴隨着寶寶日漸成長,他們不在滿足於周圍的環境,迫切得想要擴大搜索範圍。此時,寶寶的“行走敏感期”如期而至。
7月齡至2週歲的寶寶,會進入“行走敏感期”。
一般來説,6個月大小的寶貝就不喜歡躺着了,他們會嘗試着坐起來,並開始練習爬行;許多8個月大的寶寶,會挑戰站立這一動作,這一時期的寶寶,格外喜歡讓爸爸媽媽扶着蹦跳。
11個月左右時,孩子便開始蹣跚學步,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們可以獨立行走。
日常生活中,不難看到這樣的小朋友,他們特別喜歡在有坡度的地方玩耍,遇到台階,會不知疲倦地反反覆覆走很久。
喜歡上坡下坡,不光是行走敏感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表現。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第3張

對策:行走敏感期,家長要適應孩子的節奏,並努力配合,讓寶寶自由行走,自由探索。
爸爸媽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陪孩子一起走上下坡。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不要選擇過於陡峭的斜坡,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
爬樓梯,可以很好鍛鍊到腿部肌肉力量,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並未發育完善,上下樓梯屬於比較危險的行為,這一特殊時期,看護人一定要盯緊,切不可馬虎大意;
在家學習走路時,我們可以嘗試讓寶寶赤足行走,光着小腳丫,可以刺激足底神經,對全身發育有很大的好處;
對於不走尋常路,喜歡踩水坑的寶寶,家長朋友不要一味制止,滿足孩子的敏感期需求,衣服髒了回去洗一洗便可以。寶寶從出生後,會先後經歷視覺、口腔、手部、行走、空間敏感期等一系列特殊時期,這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渴望。這一階段,寶貝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的怪異表現,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困惑。
但家長朋友一定要明白,各個敏感期,對孩子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作為家長,我們要重視敏感期內孩子的種種表現,並儘量給予更多的生活體驗,幫助寶寶抓住這些一縱即逝的寶貴時機,健康快樂成長。

見啥啃啥,哪不平走哪?寶寶的特殊敏感期,媽媽要正確處置 第4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y/qinzi/446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