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家居 >生活常識 >

附子的炮製方法

附子的炮製方法

附子炮製方法

操作方法

(01)炮製目的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經、腎經、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能。用於亡陽虛脱,肢冷脈微,陽痿,官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痺痛等。附子生品有毒,多外用,經加工炮製後,降低毒性,便於內服。炮附片以温腎暖脾,補命門之火力勝。用於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冷痢腹痛,冷積便祕,或久痢赤白等。淡附片以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為主。用於亡陽虛脱,肢冷脈微,寒濕痺痛,心腹疼痛,陽虛水腫,陽虛感冒等。

(02)古代炮製方法漢代始有火炮法(《玉函》)。晉代有炒炭(《肘後》)法。南北朝劉宋時代有用東流水並黑豆浸(《雷公》)的方法。唐代有蜜塗炙(《千金》)、紙裹煨(《理傷》)的方法。宋代有水浸(《聖惠方》);生薑煮(《博濟》);薑汁淬、醋浸、以大小麥釀曲造醋浸(《證類》);燒灰存性、鹽湯浸炒、黃連炒、薑汁煮(《總錄》);黑豆煮、鹽水浸後炮、醋淬(《三因》);童便浸後煨,作一竅人硃砂,濕面裹煨(《婦人》);童便煮(《痘疹方》);赤小豆煮、生薑米泔浸(《朱氏》);姜炒(《百問》)等炮製方法。明代增加了煮制,蜜水煮,巴豆煮,防風、鹽、黑豆同炒(《普濟方》);青鹽炒、豬脂煎(《奇效》);童便浸後炮(《理例》);薑汁、鹽、甘草、童便同煮(《綱目》);鹽、薑汁煮、黃連、甘草、童便煮(《仁術》);童便浸(《禁方》);鹽、米泔水煮(《準繩》);麩炒(《保元》);炒制、甘草湯浸炒(《景嶽》);醋炙(《濟陰》);童便,甘草湯煮(《必讀》)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單蒸(《握靈》),甘草、防風同煮後再用童便煮(《説約》),薑汁浸後煨(《大成》),甘草湯泡(《新編》),黃連甘草制(《逢原》),酒泡(《良朋》),童便、甘草湯煮(《必用》),甘草、甘遂、酒煮(《串雅外》),甘草湯煎(《霍亂》),甘草湯浸後煨(《增廣》),鹽醃(《問答》)等。此時其炮製方法已達40餘種。

(03)現代炮製方法附片、黑附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藥。1.炮附片:取淨河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加入淨附片,不斷翻炒,炒至鼓起並微變色,取出,篩去砂,攤晾。2.淡附片:取淨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乾燥。篩去碎屑。鹽附子每100千克,用甘草5千克、黑豆10千克。

附子的炮製方法
附子的炮製方法 第2張
附子的炮製方法 第3張
附子的炮製方法 第4張
標籤: 附子 炮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j/changshi/8mj4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