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母嬰教育 >學習交流 >

桃花源記中考題目預測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

桃花源記中考題目預測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於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操作方法

(01)中考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着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裏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裏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裏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裏的人聽説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説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説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裏人告辭離開。村裏的人對他説:“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説啊!”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着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裏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桃花源記中考題目預測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

(02)字詞註釋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7年)。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緣:順着、沿着。行:行走這裏指划船。遠近:偏義複詞,僅指遠。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夾岸:兩岸。雜:別的,其他的。鮮美:鮮豔美麗。落英:落花。一説,初開的花。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復:又,再。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欲:想要。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裏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便:於是,就。得:看到。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若:好像。舍:捨棄,丟棄,初:起初,剛開始。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副詞,只。行:行走。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平坦。曠:空闊;寬闊。屋舍:房屋。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之:這。屬:類。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雞犬相聞:(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種作:耕種勞作。衣着:穿着打扮,穿戴。悉:全,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黃髮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説是長壽的象徵,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髮。並:都。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乃大驚:竟然很驚訝。乃,竟然。大,很,非常。從來:從……地方來。具:通“俱”,全,詳細。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要:通“邀”,邀請。鹹:副詞,都,全。問訊:詢問消息,打聽消息。雲:説。先世:祖先。率:率領。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兩個詞。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邑人:同鄉(縣)的人。邑,古代區域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絕,絕處。復:再,又。焉:兼詞,相當於“於之”,“於此”,從這裏。遂:就。間隔:隔斷,隔絕。世:朝代。乃:竟,竟然。無論:不要説,(更)不必説。“無”“論”是兩個詞,不同於現代漢語裏的“無論”。為:對,向。具言:詳細地説出。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説。歎惋:感歎、惋惜。惋,驚訝,驚奇。餘:其餘,剩餘。延至:邀請到。延,邀請。至,到。去:離開。語:告訴。不足:不必,不值得。為:介詞,向、對。既:已經。便扶向路:就順着舊的路(回去)。扶:沿着、順着。向,從前的、舊的。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處處,到處。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達。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詣(yì):到。特指到尊長那裏去。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 向,先前。 志,名詞,標記。遂:終於。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高尚:品德高尚。士:人士。也:表判斷。欣然:高興的樣子。規: 計劃。未果:沒有實現。果,實現。尋:隨即,不久。終:死亡。問津:問路,這裏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03)重要虛詞 乃 (1)見漁人,乃大驚:於是,就 (2)乃不知有漢:竟然 為 (1)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對 其 (1)欲窮其林:這 (2)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桃花源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自己的

(04)多詞一義 (1) 緣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順着 (2)便要(yāo)還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請。 (3)悉如外人、鹹來問訊、皆歎惋、並怡然自樂:都 (4)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外人道也:説 (5)便扶向路、遂與外人間隔:於是,就

(05)一詞多義 尋:①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動詞,離開。) ②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①中無雜樹(“中間”)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裏面”) 志: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 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補足音節,無意義) ④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為: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éi,介詞,對,向) 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於是”) 向: ①尋向所志(原來) ②眈眈相向(對着) 得: 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為看見)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為找到) 聞: ①雞犬相聞(聽見) ②聞有此人(聽説) 窮: ①欲窮其林(形容詞做動詞,走到··盡頭) ②窮冬烈風(深) ③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貧窮) 屬: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②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③屬(zhǔ)引悽異(連續) ④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咐) 其:(1)欲窮其林:這 (2)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桃花源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代詞,代自己

(06)通假字“要”通“邀”,邀請 。“具”通“俱”,完全,詳盡。

桃花源記中考題目預測與桃花源記原文翻譯 第2張

(07)中考習題(2003北京市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語文試卷)三. 文言文閲讀(共10分)閲讀《桃花源記》(選段),完成11—14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11. 下面詞語中“通”字與“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通風換氣 B. 政通人和 C. 通宵達旦 D. 博古通今12. 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1)緣:_________________(2)儼然:__________________13.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語句。(3分)<1>漁人甚異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林盡水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第2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北京市海淀區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四、閲讀文言文,完成25—29題。(14分)(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25. 文中哪句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後,雖“歎惋”卻仍然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為什麼不願離開?(4分) 26. 下列説法中不正確的是哪一項?選擇答案,將字母填塗在答題卡上。(2分)A. 選文中加點的“儼然”的意思是整齊的樣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兒女。B. 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漁人”的行蹤是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辭別桃花源。C.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了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好客。D.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27. 下面是陶淵明《桃花源詩》的節選,選擇對其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將字母填塗在答題卡上。(3分)相命肆①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曖③交通,雞犬互鳴吠。俎④豆⑤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註釋】①肆:盡力。 ②靡(mǐ):沒有。 ③曖( ):隱蔽。 ④俎(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A. 前面選文中“土地平曠,……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一段文字,與《桃花源詩》節選部分的內容是一致的。B. 節選的詩句與前面的選文有許多內容上相對應的句子,如:“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等。C. 詩中的“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和選文中的“其中往來種作”都暗含了作者對桃源人終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D.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二者都是通過虛構一個世外桃源,寄託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願望。 (2003年江蘇省鹽城市)閲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2—16題。(12分)[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乙]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大守醉也。 (選自《醉翁亭記》)12.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C.至於負者歌/於途 D.往/來而不絕者13.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2分)⑴悉如外人悉: ⑵雜然而前陳者陳: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兩個句子。(4分)⑴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譯文: ⑵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譯文: 15.甲段中所描寫的美好景象,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即    ;乙段所選的原文中,有一千古名句表露了作者的情趣,這句話是             。(2分)16.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與乙段“觥籌交錯”中的“交錯”兩詞的古義完全相同。B.“豁然開朗”寫出了漁人進入桃源後的感受,“蒼顏白髮”暗示出歐陽修已老態龍鍾。C.甲、乙兩段文字語句錯落有致。前者重在寫景,後者重在寫人;前者實寫,後者虛寫。D.甲段主要描寫桃源的美好環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圖景,乙段主要描繪太守與民同樂圖。(2004·肇慶)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令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①遂與外人間隔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②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D.①停數日,辭去 ②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漁人的話後,雖“歎惋”但仍想繼續在桃花源裏生活的一句話是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譯: (2006年上海市)C組(三)閲讀下文,完成4-6題(7分)桃花源記(節選)①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莢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②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學家________(人名)。(2分)5.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譯文: 6.第①段描寫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場景,表現他們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話回答)(3分)(2006年温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語文試題(非課改區))閲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19-26題(一 )(13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9、從選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在空格處填入短語。(2分)發現桃花源——( )——( )20、在選段中找出與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詞。(2分)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還家(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譯文: 22、第一段中表現桃花源優美環境的句子是 , , ;表現村中人快樂生活的句子是 。(4分)23.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 (2006年徐州市)(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1)屋舍儼然:     (2)雞犬相聞:     (3)鹹來問訊:———— (4)皆歎惋: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①問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C.①不復出焉       ②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D.①設酒殺雞作食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4分)(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                 (2)不足為外人道也。 譯文:                        10.下列詩(文)名句所表達的人生追求與本文明顯不同的一項是(2分) 【 】 A.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B.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C.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游《遊山西村》) D.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2006黔東南州(課改區))閲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選段,完成文後各題。(8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1、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屋舍儼然: (2)便要還家: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6分) (1)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譯文: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譯文: (2006年安徽省(非課改區)) 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然白髮,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1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1)悉如外人 悉:(  )  (2)無論魏晉 無論:(   )  (3)臨溪而漁漁:( )17.翻譯下面句子。(4分)(1)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譯文: (2)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譯文: 18.根據選段內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的成語。(4分)  欲脱塵網,陶淵明志寄□□□□;  □□□□,歐陽修情醉滁西琅琊。19.【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説説它們所表現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答: (2006年青海省中考語文試題)(二)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第11--17題。(14分)桃花源記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任選兩小題)。(2分) (1)落英繽紛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便要還家 (4)及郡下,詣太守 12.下列句子中誦讀節奏有誤的一項是(2分) (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處/江湖之遠/貝IJ憂其君。C.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13.文中描寫“世外桃源”自然環境美好的語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2分)答: 14.用簡潔的文字寫出“漁人”的行蹤。(2分)發現桃花源—→ —→ 15.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原文:黃髮垂髫,並怡然白樂。 譯文: 16.作者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繪出了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請想一想並寫出作者寫作的意圖。(2分)答: 17.每個人都曾構想過自己的理想,請用恰當、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你的理想王國。(2分)答: (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中考語文試題(課改卷))(一)(甲)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6.在原文劃橫線的空缺處填寫原句。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交通: 户: 8.甲、乙兩文都反映了古人對人類美好社會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對理想社會進行了 ,乙文則是 。9.乙文中與甲文“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相對應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07重慶市,15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詞的的含義。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悉如外人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2.下面加點詞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彷彿若有光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譯文: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譯文: 4.“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表現了桃花源中人們 的特點;他們在送漁人離開時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 。5.世外桃源寄託了陶淵明怎樣的社會理想? 答: (2007年雲南省課改實驗區高中(中專)招生統一考試)(二)(11~14小題,共l2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脱不羈,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日:“環堵①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嘗)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其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③四融然④。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張,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環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簡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③適:滿足。④融然:和悦快樂的樣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微即琴絃音位的標誌。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漁人甚異之 異: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 (3)穎脱不羈 羈: (4)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輟: 12.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13.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絃,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與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答: 1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新疆烏魯木齊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試)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和詩歌,完成17~21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弱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遇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鳩犬相聞。其中往 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或來問訊,自去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其官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即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 ,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17.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漁人甚異之 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B.有良田美田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C.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安陵君其許寡人D.未果,尋病終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18. 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9. 填空。本文以____________為線索,描繪了一個寄託作者____ ______的世外桃源。從“__ ___”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中人不願外界打擾,希望過和平安寧的生活。20. 文中最後寫劉子驥“規往”,“未果,尋病終”,後無人“問津”,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y/jiaoliu/23r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