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美容 >護膚 >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操作方法

皮膚分為:
(1)表皮:無血管、無神經末梢,有再生能力。
(2)真皮:有血管、有神經,沒有再生能力。真皮裏有膠原纖維,產生膠原蛋白,具有修復功能,但修復功能較弱,不能修復較大或較深的傷口。
(3)皮下組織:含大量脂肪層,動靜脈及末梢神經。
(4)全身皮膚厚度不同,大致在0.5—4mm,眼瞼處最薄,手腳掌處最厚。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表皮:分為皮脂膜、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有棘層、基底層。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2張

(1)酸性保護膜(皮脂膜):在表皮的上面一層,醫學上稱為界面活性劑,是由汗腺分泌的汗水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乳化而成的,呈弱酸性PH4.5—6,可保護皮膚,防止水分入浸和流失。可預防過敏,防止細菌感染。皮膚PH值不平衡時,皮膚就很容易過敏,形成敏感性皮膚。PH是一個酸鹼度量值,PH值=7時呈中性,PH值>7呈鹼性,PH值<7呈酸性。
(2)角質層:表皮最上面的一層,俗稱死皮、皮屑,由無核扁平死細胞構成,是一種角化的蛋白,可保護肌膚不受異物浸入和污染,防止水分流失,維持表皮彈性,防止細菌入浸及污染,幫助皮脂膜的再造。具有酸鹼綜合功能。角質層中保有15%--20%的水分時,皮膚呈最理想狀態。
(3)透明層:由排列緊密的扁平無核透明細胞構成,不易止污去垢。一般存在於手和腳掌(繭),有保護作用,可以用補充水分及VA、VE,補充蛋白質、胎盤素的方法來改善它。
(4)顆粒層:是成熟的核細胞,是角質的先驅,新生細胞在這裏開始退化。常温下呈封閉狀態,防止水分和細菌的入侵,在較高温度下(如按摩、蒸臉、毛巾熱敷)會自動產生裂隙,幫助營養的吸收和廢物的排出。
(5)晶體角質:附着在顆粒層上,對日光和紫外線有折射作用。遇鹽、鹼或曝曬下其抵抗力減弱。
(6)有棘層:表皮最厚一層,由遊離狀的棘狀細胞構成,由新生表皮細胞變化而成,有很強的生命力。控制表皮之間營養輸送,靠細胞間的淋巴液進行輸送,這些細胞間的淋巴液和真皮內的淋巴管相通,並和血管內的血液有相互的關係。
(7)基底層:基底層和有棘層合稱種子層,是新生細胞和色素母細胞的起源,是表皮唯一能進行有絲分裂的一層。每產生10個新生細胞就有一個色素母細胞,色素母細胞分泌色素(決定膚色、毛髮、眼球色澤、抵抗紫外線)。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3張

真皮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纖維、基質構成,並有血管、淋巴管、神經、皮膚附屬器及其他細胞成分。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4張

1.纖維
(1)膠原纖維:是真皮纖維中的主要成分,由直徑為70~140nm的膠原原纖維聚合而成,其直徑2~15μm,多呈束狀。
(2)網狀纖維:是幼稚、纖細的未成熟膠原纖維,直徑0.2~1.0μm,僅見於表皮下、皮脂腺、毛細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圍。
(3)彈力纖維:由微原纖維和彈力蛋白構成,直徑1~3μm,呈細束,多與膠原纖維交織纏繞。
2.基質
是由透明質酸、硫痠軟骨素等黏多糖和蛋白質組成的複合物構成,即蛋白多糖,充填於膠原纖維及纖維束間隙和細胞間,具有親水性。
3.細胞
主要為成纖維細胞,其次為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朗格漢斯細胞和噬色素細胞等,還有少量淋巴細胞和白細胞。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5張

皮下組織:皮下組織是皮膚以下的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連接皮膚與肌肉,常稱為淺筋膜。皮下組織介於皮膚與深部組織之間,使皮膚有一定的可動性。皮下組織的厚度因個體、年齡、性別、部位、營養、疾病等而有較大的差別,一般以腹部和臀部最厚,脂肪組織豐富。眼瞼、手背、足背和陰莖處最薄,不含脂肪組織。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6張

皮下組織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小葉構成,其上接真皮,下與筋膜、肌肉腱膜或骨膜相連。脂肪細胞胞漿透明,核偏於細胞內緣。脂肪細胞聚集形成一級小葉,許多一級小葉構成二級小葉,二級小葉周圍有纖維間隔或稱小樑。脂肪間隔中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經、小汗腺和頂泌汗腺等。

教你認識自己的皮膚的結構 第7張
標籤: 皮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mr/hufu/o30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