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情感驛站 >親情 >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簡要回答

記得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杭州一名18歲女孩因為賴牀不起,被父親拍小視頻發到了家族羣。
面對女兒無奈的控訴,父親卻滿臉的不以為然,淡定表示“還不是你不聽話”,女兒倍感委屈,不管不顧拿起剪刀與父親對峙,媽媽無奈之下只好報了警。

我國傳統文化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哪有什麼隱私可言,既然生你養你,就有權利干涉你的一切。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所説:“很多中國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關係,邊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無窮迴圈。”
但顯然,這樣的家庭關係是畸形的,就算彼此關係再親密,父母對孩子再關心,也應該保持適當距離,父母沒有分寸,過多介入孩子的生活,只會引發悲劇。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父母沒有邊界感,會令孩子感到“窒息”
綜藝節目《少年説》中,有名小女孩對媽媽的獨白令我印象深刻。
站在台上,這名初一的小女孩開門見山表示:“我的媽媽是一個特別有條理的人,有條理到什麼程度呢?我的暑假,每一天的安排,都有一個表格。”
小女孩一邊説,一邊舉起了一張暑假日程表,上面時間精確到了每分鐘,內容涉及女孩吃飯、睡覺、寫作業,幾乎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飯前必須洗手、飯後必須漱口、在家不可以翹腿、不可以抖腿等等,都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最後,小女孩向媽媽發出請求:“能不能不要再對我做這麼細緻的規劃了?”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第2張

然而媽媽給出的回答卻格外令人窒息:
“這都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最基本的,就是因為我們早出生、早經歷,所以我們才會把我們所經歷的提前告訴你們。媽媽説的話,即使不是百分百正確,肯定也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正確的。”
台上的小女孩聽完後一臉無助,掩飾不住的失落和無奈。
父母自以為幫孩子繞過了彎路,給孩子找到了人生的坦途,實際上卻是以愛為名,行控制之實,給孩子打造了一個精緻的牢籠。
當父母時刻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不允許有絲毫違規逾矩時,愛已經變成了傷害,邊界感的缺失,令孩子承受着巨大無比的壓力。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第3張

缺乏邊界感的父母,傷孩子最深
父母缺乏邊界感,把孩子視為生活中的一切,歸根結底源於控制和焦慮,模糊了彼此的相處界限。
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名男生,剛入學時是班裏的前幾名,但開學還不到一個星期,就不來上課了。
班主任給男生家長打電話,他媽媽在電話那頭泣不成聲,哭着説孩子厭學,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得了抑鬱症,醫生建議先休學一年。
原來,這名男生的媽媽從小對其異常寵愛,且格外注重成績,整個人無比焦慮,嚴格控制着孩子的學習生活。
等進入高中需要住宿,這名男生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再加上無法與人正常交流,被大家視為“異類”,很快精神就遭受了巨大打擊。
家長管教孩子無可厚非,但切忌一手包辦,完全地控制孩子,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終究要獨自邁入社會,擁有自己的生活,缺乏邊界感的父母,往往傷孩子最深。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第4張

與孩子的距離,要恰到好處
《相處的藝術》中對“邊界感”是這樣定義的:人與人之間,內心的自我界限。
我們與孩子相處正是如此,隨着孩子越長越大,親子間內心的自我界限也要保持合適的距離,適當“疏遠”,家長要試着用平等、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孩子1歲前,與媽媽是共生關係,此時他們還分不清個體與個體的區別,與媽媽宛如一體。
但等到了3歲,孩子就會逐漸建立自我意識,分清楚主體與客體,明白自己和媽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二者有本質區別。
因此,我們要從小與孩子建立起清晰的心理界限,該放手時適當放手,守護好彼此間的邊界,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
只有父母的愛有邊界感,孩子心中也有分寸,親子關係才能更和諧,孩子才能活得獨立而精彩,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節奏。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第5張

結語:
每一個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與孩子“漸行漸遠”的道理。
我們愛孩子要把握其中的度,保持好親子間的距離,當孩子需要獨立的空間時,家長切忌隨意干涉打擾。
今日話題:你會注意與孩子保持“邊界感”嗎?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邊界感” 第6張
標籤: 邊界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qgyz/qinqing/019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