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家居 >生活常識 >

回族風俗習慣

回族風俗習慣

在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由於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蘭教在中國的舊稱“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裏有小口”,取該字意在告誡人們要言行一致,而且這與伊斯蘭教的信仰——“口舌承認,心裏誠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從文字的演化上講,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範圍縮小了。回族就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又叫回教,是中國分佈最廣、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蘇、雲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風俗習慣

操作方法

(01)回族人的文化屬性毋庸置疑是伊斯蘭,而回族阿訇們承擔起了領袖及導師的作用,在演講中,夾雜大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又用漢語藉此來表述民族觀點,通過每個星期五的演講,把這種古老的民族創制語言延續發展了下來。城市回族大都通用漢語;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回族人民還通曉並使用當地民族的語言。回族有兩種語言,分別是經堂語和小兒錦。其小兒錦是回族獨立創造的通用語文字,由於在小兒錦中夾雜了大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使得小兒錦又在某一方面來説屬於回族的經堂語和生活用語都包涵的語言形式,説成是一種語言並不為過。小兒錦的基礎字母是以“古蘭經”字母為基礎的,回族人分散在祖國各地又根據自己所處的語言區創制了4個獨有字母。在中亞的回族(東干族)傳承了這種語言文字並發展成為中亞回族母語,後在蘇聯時期用“斯拉夫”字母進行拼讀,目前仍在使用,是世界語言支系的一支。

回族風俗習慣 第2張

(02)回族穆斯林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在住房、服飾、語言等方面大致與漢族相同,只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雖有經文,但也是阿拉伯文。回族一般是小集中、大分散。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佈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喜愛摔牛的運動,滄州、臨夏、周口地區的回族善於練武。回族人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一般都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動,經典主要是《古蘭經》,信徒稱“穆斯林”。由於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過程中曾起過重要作用,其清真寺便是回族穆斯林舉行禮拜和宗教活動的場所,有的還負有傳播宗教知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使命,所以,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非常重要。

回族風俗習慣 第3張

(03)在生活習俗上,回族固守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衞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多數回族不抽煙,不飲酒,就餐時,長輩要坐正席,晚輩不能同長輩同坐在炕上,須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更因為分佈較廣,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麪食,喜食麪條、面片,還喜食調合飯;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麪、打滷麪、肉炒麪、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聖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徵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可作補品食用。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還喜食醃菜。

回族風俗習慣 第4張

(04)居住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習慣飲用奶茶,配合着在家烹製的牛羊肉泡饃,或烙飥飥饃配炒鹹菜吃,或配臘牛羊肉吃,還有的老人喜歡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饃的人也較多,還有很多家庭喜歡吃飥飥饃配炒菜。炒菜一般也較簡單的家常菜,如蓮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絲、醋溜西葫蘆、辣子炒鹹菜、炒辣子醬等。晚餐大多數都吃麪條,麪條的種類很多,有碎面、長面、撈麪、籠面等,也吃餃子、蒸包子、烙包子、韭餅等。散居在各地農村、山區、牧區的回族,其飲食習俗多受居住地的影響。例如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民,以土豆、蕎麥、莜麥、糜子、豌豆為主食,新疆阿爾泰地區回民吃馬肉和奶食品,米麪食品退居次要地位,這顯然是受哈薩克飲食習俗的影響,居住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和西藏一帶的回民,主食與藏民一樣,吃青稞、豌豆、三餐離不開糌粑和酥油茶。

回族風俗習慣 第5張

(05)西北地區農村的回族飲食,最有特色者當屬民間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舉辦婚喪禮儀活動中,多用這種宴席招待眾多的客人及親屬。盛行於寧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等套菜也馳名全國。“五羅”是指五種炒菜同時上齊,“四海”是指四種帶湯汁的菜餚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分別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諡美之詞。青海省西寧市,回族著名的萬盛馬糕點影響很大。河北石家莊的金鳳扒雞、保定的馬家滷雞和白運章包子,遼寧瀋陽市的馬家燒麥,義縣的伊斯蘭燒餅,陝西的牛羊肉泡饃,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湯圓、綠豆皮、牛肉米粉在當地都很有名氣。回族穆斯林也一樣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還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裏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也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裏,舀水、舀飯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風俗習慣 第6張

(06)茶是回民最喜愛的傳統飲料,而且非常講究茶具,不少回族家庭都備有成套的各式各樣的茶具。凡是不流的水、不潔淨的水均不飲用。還十分忌諱在人飲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飲料,又是設席待客最珍貴的飲料,是回族人民飲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西北東北或西南,也無論是城市鄉鎮或農村,只要到回族家做客,熱情的主人都會首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釅茶。西北地區回族的蓋碗茶很有名。寧夏回族還飲用八寶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每逢古爾邦節、開齋節或舉行婚禮等喜慶活動,家裏來了客人時,熱情的主人都會給您遞上一盅蓋碗茶,端上饊子、乾果等,讓您下茶。敬茶時還有許多禮節,即當着客人的面將碗蓋打開,放入茶料,沖水加蓋,雙手捧送。這樣做表示這盅茶是專門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如果家裏來的客人較多,主人根據客人的年齡、輩份和身份,分出主次,先把茶奉送給主客。喝蓋碗茶時,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葉,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盤,右手抓起蓋子,輕輕地“刮”幾下,其作用是一則可潷去浮起的茶葉等物,二則是促使冰糖融解。刮蓋子很有些講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每刮一次後,將茶蓋呈傾斜狀,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着茶碗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飲。主人敬茶時,客人一般不要客氣,更不能對端上來的茶一口不飲,那樣會被認為是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

回族風俗習慣 第7張

(07)在回族聚居區中,回族羣眾依然保持着中亞人的傳統穿衣打扮。回族穆斯林服飾最顯著的特徵便是男子多帶小白帽,女子帶各種花色的頭巾(即“蓋頭”)。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是回族傳統男帽“回回帽”,一種無沿小圓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着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圓帽還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時,頭纏戴斯他勒禮拜。戴斯他勒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髮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裏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裏。過去回族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現在多數回族羣眾習慣戴白帽,清真寺裏的阿訇、滿拉和常去寺裏鄉佬們則纏頭的比較多。

回族風俗習慣 第8張

(08)回族婦女的蓋頭穿戴也很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一般都是大襟為主,裝飾內容卻很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豔,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族女裝都是右邊扣扣子,紐子是自己用料子製作的。傳統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遛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繡花,襪底多製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

回族風俗習慣 第9張

(09)回族婦女衣服的顏色不喜歡妖豔,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藍、灰等幾種顏色;中、青年喜歡穿鮮亮的,如綠、藍、紅等顏色。回族婦女老少一般都備有節日服裝,經常禮拜的人,還專門有一套禮拜服。而且大部分回族女子從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歲時要戴耳環;同時,還喜歡戴戒指、手鐲,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等等。已婚婦女還要經常開臉,顯得清秀、乾淨。回民戴戒指的講究與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和中國漢族的講究相同:戴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對象還未結婚。除此以外,回族婦女還喜歡戴手鐲與耳環。還非常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這個習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傳來的,因為中國在漢朝以前沒有鳳仙花。漢武帝時,張騫聽説西方有一個條支國(阿拉伯),後來甘英奉使西域,中國與阿拉伯之間才有了交通。從此以後,互相往來,鳳仙花也從西域傳到中國。回族形成後,仍襲祖先的習俗,代代相傳,時至今日,許多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觀。

回族風俗習慣 第10張

(10)回族男子還喜歡穿白襯衫、白高筒布襪、白布大襠寬鬆褲等,外套坎肩(老鄉稱“馬夾”)。也是回族男子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現了回族簡樸、大方的民族特點。而且回族男女都愛穿坎肩,特別是回族男子喜歡在雪白的襯衫上套一件適體的對襟青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乾淨、文雅,也有很多帶有精美伊斯蘭圖案和各種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給人感覺很利索、幹練。回民根據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坎肩,有夾的、棉的,還有皮的。既可當外套,又可穿在裏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衣服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同時,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顯得雅緻。皮坎肩選料頗講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縫成後輕、柔、平、展。冬天穿上這種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輕便保温,又感到和諧、不臃腫。特別是回民愛清潔,講衞生,又有尚武習俗,經常要洗臉、洗手、洗小淨、練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臉、幹活、習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族風俗習慣 第11張

(11)北方回民冬天還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並繡有簡單的圖案。回民非常喜歡穿自己縫製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傳統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圓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線自制的涼鞋。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回民現在到商店購置各種布鞋和牛皮鞋、涼鞋等,但忌穿豬皮鞋。農村男子的襪跟、鞋墊一般都是繡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綁褲腿的習慣。回族男子還喜歡隨身佩帶一把小刀,俗稱腰刀。回民掛腰刀,一是為了裝飾,二是為了隨時宰牲、救牲。這種習俗與唐代杜環記載的阿拉伯人“系銀帶,佩腰刀”的習俗是一樣的,是從阿拉伯傳人我國回族人民當中的,後來逐漸成為回族人民的習慣。

回族風俗習慣 第12張

(12)回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而且每當穆斯林家庭中有新生命降生時,都要在三天之內請阿訇為新生兒起個阿拉伯的名字,稱為回回名,名字大多借用以前聖人的名字。如:伊卜拉欣,穆薩,爾薩等,以表示沾連吉慶。起名時,阿訇先念《古蘭經》首章,再念“邦克”(喚禮)吹入新生兒右耳朵,再念“嘎麥”(成拜詞)吹入左耳,再做祈禱,求真主賜福新生兒面容俊美,壽命加長,給養豐富等。穆斯林們認為起“回回名”是件很重要的事。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家長為其操辦婚事,由阿訇主持婚禮,稱為寫“伊扎布”(婚書),並念“尼卡合”(證婚詞)。“伊扎布”包含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婚姻須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夫妻二人當面同意;男方須給女方一定的聘禮;須有證婚人的證明(阿訇及男女方的嘉賓)。另外有到場人員的祝賀。這些需要阿訇用阿拉伯語書寫,夫妻二人、證婚人、雙方父母的回回名都要寫上。聘禮的數目要寫上。如果有一方是穆斯林,經過本人自願,可讓其加入伊斯蘭教,否則無資格寫“伊扎布”。

回族風俗習慣 第13張

(13)每逢星期五是聚禮日,穆斯林們都於午後到清真寺沐浴,參加“聚禮”,稱為“禮主麻”。“主麻日”是貴重的,吉慶的。所以但凡穆斯林旅行,搬新居,建房動工,開業 等大都選在“主麻”日,並且在動工之前請阿訇念“平安嗦來”和“邦克”。“平安嗦來”是念《古蘭經》節選的一些章結後向真主作祈禱,求主賜予平安。“邦克”(俗稱“搬開”)是波斯語,譯為“喚禮”,就是召人禮拜的意思。在開工前念“邦克”並無根據,唸完後作祈禱,求真主襄助成功,並賜憫平安。

回族風俗習慣 第14張

(14)人生如夢,歲月蹉跎,當穆斯林在彌留之際時,要請阿訇為其作“討白”(懺悔詞)和念“雅章”章(古蘭經第36章),表示悔罪,對自己餓錯誤和沒完成的功課和求主饒恕,亡故之後,完成五項,“洗穿,站,抬,埋”。由其親屬用皂角水和清水洗亡人三至五遍。為亡者穿上“凱帆”(屍衣):男三件(用布三丈二),女五件(用布約四丈)。由阿訇帶其親屬和送殯的人禮“者那在”(殯禮),意為求真主饒恕亡人,賜福亡人。然後眾人把屍匣(也可用車運)抬到墓地,有阿訇和其親屬把亡人抬入墓穴中,不用任何陪葬品。從死亡之日算,第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冥紀(生日),週年等都要請阿訇為其在墳上和家中誦讀《古蘭經》,求真主饒恕亡人。

回族風俗習慣 第15張

特別提示

每個地區的回族人的習俗都會有點差異!

標籤: 風俗習慣 回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j/changshi/5k9d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