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家居 >生活常識 >

中國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簡介

中國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簡介

人類的服裝一直都在變化,從古代到現在,都是在不斷的創新,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在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傳統服飾,但是都是獨具特色的,充分體現了不同朝代的審美觀念。一起看看中國傳統服飾。

中國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簡介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着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禮服
  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夏商周三代服制是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各有變革和發展。夏代稱冕冠為收,殷代名為鷩,周代名為爵弁,夏代的冕冠純黑而赤,前小後大,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後小,周代黑而赤,如爵頭之色,前小後大。國王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六冕的內容如下: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禮服):為冕與中單、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黃赤色,玄即青黑色,玄與纁象徵天與地的色彩,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

  兗冕(王之吉服):為冕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九章。

  鷩冕(王祭先公與饗射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紋,共七章。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紋,裳繡黼、黻二章花紋,共五章。

  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繡粉米一章花紋,裳繡黼、黻二章花紋。希是繡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繡。

  玄冕(王祭羣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的禮服):與中單、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飾,裳繡黻一章花紋。

  此外,六冕還與大帶、革帶、韍、佩綬、赤舄等相配,並因服用者身份地位高低,在花紋等方面加以區別。而周代國王的禮服除以上6種冕服之外,還有4種弁服,即用於視朝時的皮弁、兵事的韋弁、田獵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

  皮弁形如覆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頂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飾其縫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動時所戴。韋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晉代韋弁如皮弁,為尖頂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稱皮冠,配緇布衣素裳。爵弁為無旒,無前低之勢的冕冠,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採。

  周代王后的禮服與國王的禮服相配襯,也和國王冕服那樣分成6種規格。《周禮·天官》下:“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一作翟)、闕狄、鞠衣、展衣、祿衣、素紗。”其中前3種為祭服,褘衣是玄色加彩繪的衣服,揄狄青色,闕狄赤色,鞠衣桑黃色,展衣白色,祿衣黑色。揄狄和闕狄是用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縫於衣上作裝飾。6種衣服都用素紗內衣為配。女性的禮服採用上衣與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婦女貴情感專一。

  一般服裝之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廟,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諸侯的玄端與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黃裳,下士配前玄後黃的雜裳,並用緇(黑)帶佩系如裳之色的鷩。

  一般服裝之深衣
  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據《深衣篇》記載,深衣是君王、諸侯、文臣、武將、士大夫都能穿的,諸侯在參加夕祭時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論上,説深衣的袖圓似規,領方似矩,背後垂直如繩,下襬平衡似權,符合規、矩、繩、權、衡五種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裝。庶人則用它當作“吉服”來穿。

  後世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縫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為二,共裁成12幅,以應每年有12個月的含義。這12幅有的是斜角對裁的,裁片一頭寬、一頭窄,窄的一頭叫做“有殺”。在裳的右後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縫接,接出一個斜三角形,穿的時候圍繞於後腰上,稱為“續衽鈎邊”。

  一般服裝之袍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服,但有夾層,夾層裏裝有禦寒的舊棉絮。如果夾層所裝的是新棉絮,則稱為“繭”。若裝的是劣質的絮頭或細碎枲麻充數的,稱之為“緼”在周代,袍是作為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的。軍隊戰士也穿袍。《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描寫秦國軍隊在供應困難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詩篇。

  一般服裝之襦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質料很粗陋的襦衣,則稱為“褐”。褐是勞動人民的服裝。《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一般服裝之裘
  《説文解字》説:“裘之制毛在外,故像毛。”中華祖先最早用來禦寒的衣服就是獸皮,使用獸皮做衣已有幾十萬年的歷史。原始的獸皮未經硝化處理,皮質發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時不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而且懂得各種獸皮的性質。例如天子的大裘採用黑羔皮來做。天子、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飾,下卿、大夫則以豹皮飾作袖端。此類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錦,諸侯、卿大夫上朝時要再穿朝服。士以下需人無裼衣。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體現服飾等級的重要標誌,換句話説周代服飾的色彩可以彰顯穿着者的身份、階層與地位。周代以青、赤、黃、白、黑的正色為貴,以正色相雜而生的間色為卑。但春秋戰國時期,隨着禮制的日益崩壞,服裝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壞。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齊桓公“好紫”。由於一國之君喜歡紫色,以致齊國的百姓爭相效仿,最終一國盡紫服。紫色作為周代服飾色彩的“間色”,也就是所謂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賤。齊國尚紫的風氣是對周代原有服飾規制的破壞,同時也是對周禮的挑戰。對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於對周禮的維護,都表示過強烈的不滿甚至厭惡。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導致了不同地域國家的服飾各具特色。而這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也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漸繁多。

  中原地區,地處黃河中游,為周和三晉所在,服飾雖有繁簡不同,然而西周以來質樸的曲裾交領式服裝始終居於主流。這種衣式,通為上衣下裳連屬,衣長齊膝,曲領右衽。

  齊魯地區地處黃河中下游,當地女性好綰偏左高髻。長裙收腰曳地,窄長袖,異於中原三晉地區女式“深衣”,文彩分為紅黃黑褐條紋。

  北方地區如中山國和燕國,服飾類似三晉地區。衣着寬大袖口的交領,右衽“深衣”,曲據纏身多層,呈“燕尾”曳地,腰帶用帶鈎和環配系,衣上花紋間填朱、黑色漆,有較寬的“純”,既有齊衣晉帶的特徵,又具有北方格調。

  西北秦地服飾,厚實而便用,但遜華麗韻味。當然權貴例外,陝西銅川的春秋晚期秦墓,出土8件泥塑彩俑,衣式均為緊袖右衽束腰長袍,有黑色而領邊及衣襟飾紅點和黑紅色的兩種,衣長或齊膝,或垂至足面;鞋分黑色圓頭履和方頭履兩種。

  吳越地處東南隅,位於長江下游,服飾拙而有式,守成而內具機變。當地人長期保持着因地制宜的服飾風格。單以髮式言,當地以剪髮為主且善梳理。所謂吳人“發短”,乃指其髮式是將額頂及兩鬢頭髮剪短,並非為一律髡成短衝式,其餘維持原狀,經梳理盤束腦後為椎髻。

  楚國位於江漢地區,勢力跨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楚服素有輕麗之譽。各地楚墓相繼發現的皮手套、皮鞋、麻鞋與大量彩繪木、陶、玉俑,包括“遣策”所記種種衣裊,無不可領會到楚人衣服的輕盈細巧,冠式巾帽的奇麗,款樣的紛繁華豔。

  江淮之間小國林立,受南北大國的掣肘,其服飾時尚亦深受影響。如姬姓曾國,為南部楚國的附庸,服飾鮮中原風格而有濃厚楚服特色。又如地處淮水南的黃國,則與北部大國的服飾風格接近。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期儘管各地區間的服飾形制有交互影響、互有所取之處,但總有其固自的風格品位。從宏觀看,大概可以説,中原周地和三晉服飾質樸,東方齊魯服飾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飾矜誇,西北秦地服飾厚實,東南吳越服飾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飾輕麗,西南巴蜀滇服飾寬鬆。

  漢朝的傳統服飾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漢朝服飾不等於漢服,漢服為漢族傳統服飾。漢朝服飾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

  漢代因為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着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繫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着。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着。

  冠: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誌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着,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小吏亦皆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着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漢代橫跨兩朝四百年,女裝款式豐富,從現有文物來看,最流行的式樣有如下款式: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整體服飾風格可以用“豐富多彩,南北交融”來進行概括。其時由於戰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經濟遭到破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人們的禮法觀念變得淡薄,衣冠服飾也發生了顯着變化,是我國古代服飾的大變動時期。

  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卻呈現出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執政者,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薰染,熱心提倡穿着漢族服裝,以致形成“羣臣皆服漢魏衣冠”的狀況。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環境使得文人士子們空有忠君報國的志向卻無用武之地。因為自身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人生理想無法達到,所以文人士子們他們不再過多地侷限於儒學的條條框框,而是開始強調自我個性解放。

  於是當時的社會就出現了褒衣博帶的流行時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魏晉風度。男子袒胸露臂,追求輕鬆、自然、隨意的感覺;女子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盡力展示優雅和飄逸的風姿。

  漆紗籠冠
  漆紗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極具特色的主要冠式。當時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因為它是使用黑漆細紗製成的,所以得名“漆紗籠冠”。冠的特點是平頂,兩側有耳垂下,下邊用絲帶繫結。

  大袖寬衫
  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道教和玄學,因為祈望長生不老,所以煉製丹藥服用的情況較為普遍。服食丹藥後常使身體發熱,不適合穿緊身的衣服,加之當時的人們大多追求“仙風道骨”的風度,所以這一時期的人們喜歡穿寬鬆肥大的衣服,世稱“大袖寬衫”。

  褲褶
  褲褶是實際上一種上衣下褲的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褲。褲褶原來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傳統服裝,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服裝開始在漢族地區廣為流行,褲口也越來越大,為了行動方便,人們用1米左右的錦帶將褲腿縛住,稱為“縛褲”。後來衣袖和褲口愈加寬大,時稱“廣袖褶衣”、“大口褲”,一時之間成為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服飾。

  雜裾垂髾服
  魏晉時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襬部分要接上重重疊疊的三角形裝飾布,又在腰上系圍裳,從圍裳下面再伸出許多長長的飄帶。由於使用了輕柔飄逸的絲綢材料,所以這兩種裝飾使女子在走動的時候,更加富有動感和韻律感。後來,這兩種裝飾逐漸合二為一,這就是雜裾垂髾服的造型。雜裾垂髾服使魏晉的女子充滿靈動、飄逸的氣質。

  衫裙
  衫裙是魏晉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緊身合體,袖子寬肥;下邊的裙子多折襉,裙長拖地,寬鬆舒展。這種上儉下豐的造型,加上豐盛的配飾,能夠展現出魏晉女子瀟灑俊美的風度。這也是中國傳統女裝的經典造型。

  裲襠鎧
  南北朝時的主要鎧甲是襠鎧,其材料大多采用堅硬的金屬和皮革,甲片的形狀分為長條形和魚鱗形兩種,在胸背處通常會採用精巧的魚鱗紋小形甲片,以增強鎧甲的機能性。將士一般會在襠甲內襯一件厚實的、布帛製作的裲襠衫,以防止堅硬的甲片擦傷肌膚。

  小結:中國的傳統服飾在每一個朝代都是不一樣的,人類的審美也在慢慢的變化,對於服飾的見解也是越來越獨到,所以我們的服飾在不斷的變化着,越來越能展現出人的身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j/changshi/72ev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