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健康知識 >健康常識 >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簡要回答

中醫認為,氣亂則病,氣虛則症,氣絕則亡。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如果將人比做一棵樹,氣就是樹根,而身體是樹幹和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氣長才會命久。
老百姓把死亡叫斷氣,説的是人活一口氣,人死則氣散。人體氣衰則氣血不暢,陰陽不調,百病入侵。男人氣虛指的是腎氣虛,西醫所講的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疾病等就是腎氣虛,也就是常説的腎虛。
通常,人們對腎虛和氣虛的區別不甚明白,一旦出現氣短多汗、體虛乏力、房事不行就想到腎虛,接下來就是補腎壯陽。但想過沒有,腎虛從何而來的呢?腎虛從氣虛開始,氣虛才是腎虛的根源,這就是為何陽痿、性功能障礙患者都會渾身乏力、氣短多汗、腰痠腿軟、整天像差口氣似的原因。
有位患者,眼瞼浮腫,面色蒼白,自覺腿痠乏力,睡眠非常不好,房事更是一塌糊塗,剛到五十,已經有心無力了。於是,藥酒天天喝,人蔘蟲草沒斷過,可還是虛弱,小便淋漓不盡,舌苔赤黃厚膩。
氣虛患者腎精不足,若通過補腎以行房事,猶如池塘抽水,越抽越幹。補腎為了性,補氣為了命,治療應以補氣為主,先讓尿路暢通,再行補腎,這才是正確治療途徑。

腎虛先補氣,否則越補越虛
腎虛先補氣,否則越補越虛,因為腎虛的病根是氣虛,氣不足腎精難平。就如汽車的引擎出了毛病,你加再多的汽油,也跑不了多遠。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飲食要加以節制,堅持體育鍛煉,加快身體的氣息流動,減少體內脂肪堆積,肥胖多腎虛,中年肥胖男子控制體重尤為重要。
氣虛早期症:氣短乏力、自汗頻繁、頭脹頭昏、注意力難集中、少話懶言、眼乾口苦、腰痠腿軟、便祕或者腹瀉、尿黃熱痛、房事興趣不高、手腳冰涼、體胖怕冷、食慾欠佳、睡眠不安等,出現四種以上症狀即可確定為氣虛早期症。
氣虛症:氣粗胸悶、渾身無力、精神萎靡、頭痛易怒、眩暈耳鳴、上腹飽脹、下腹墜感、尿急尿頻、尿痛尿不盡、舉而不堅、陽痿早泄、失眠脱髮、四肢麻木、關節抽搐、盜汗夢多、思維紊亂等,出現三種以上症狀即可診斷為氣虛症。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人有三種氣,氣虛到底該怎麼補?
中醫一般把氣分成三個方面:
一是元氣,就是受之於父母、先天的氣,這是與生俱來的;
另一個是水谷之氣,就是我們通過吃飯、喝水得到的氣,是通過人的脾胃運化食物得到的;
還有一個是肺臟吸入的清氣,大約相當於我們通常説的空氣,主要取決於肺的呼吸功能。
人體的健康與這三個氣密切相關,任何一方面出了問題,生命都會失去動力。
氣出了問題,直接的表現就是氣虛。生活中常見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勞累過度的人、後天失養的人、年老體弱的人,由於臟腑機能衰退而氣不足,他們少氣懶言、聲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氣短、頭暈目眩、面色無華,一系列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
以下是元氣不足的七個表現:
①、手腳容易冰冷,尤其是在冬季。
②、子宮、卵巢、乳房易生囊腫、肌瘤、腫瘤。
③、易脱髮。
④、尿急尿頻,進入40歲以後,嚴重的會有小便失禁。
⑤、易得靜脈曲張、腿腫、腳腫,或風濕、腰痛、骨質增生、耳鳴耳聾等。
⑥、出現精神恐懼、睡眠不安,凌晨腹瀉等。
⑦、過早進入更年期。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第2張

怎樣保養我們的氣?
注意三個重要的穴位:氣海、膻中穴、足三裏,百用百靈。
1
氣海穴
功效: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元氣的海洋,具有極高的補益元氣的功能,中醫經典上認為氣海能夠治療髒氣虛弱、真氣不足等一切因氣虛導致的疾病,所以補氣首選氣海。
位置:氣海是任脈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臍眼(神闕穴就是指肚臍眼)正下方1.5寸。你把除拇指外的其餘四指併攏,從肚臍處向下量,四指併攏的寬度為3寸,一半就是1.5寸,或者如上圖兩指也是1.5寸。
手法:氣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強壯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壯,或者用艾條灸20~30分鐘。經常灸一灸氣海,可以培元固本,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2
膻中穴
功效:有上氣海之稱,主要的功能是調益肺氣,能調一身之氣,尤其對肺臟的保健功效很好。用膻中配氣海,一上一下,既能補元氣,又能調肺氣,氣機調順了,人體就不會產生淤滯,身體自然安然無恙。
位置:膻中很好找,在人的胸口位置,兩個乳頭之間的中點就是。
手法:可以經常按摩膻中進行保健,也可以用艾條灸20~30分鐘。人們悲傷的時候往往捶胸頓足,捶胸的地方就是膻中的位置。這也很有科學道理:捶胸其實就是對膻中進行按摩,從而使肺氣順暢,排解了抑鬱。同時,捶胸能刺激胸部的胸腺,有免疫調節作用。
3
足三裏
功效:足三裏既能補脾胃之氣,又能補元氣。上文説過,水谷之氣是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靠脾胃運化而來,所以補氣用足三裏是必不可少的。
位置:足三裏怎麼找呢?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正坐着的時候,小腿和大腿成直角了,我們從外膝眼往直下取4橫指的距離,也就是你的同身寸的3寸,然後再往脛骨前緣量1橫指(中指)。第二個方法:站着的時候,把同側的手掌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裏。
手法:用足三裏保健,最好是艾灸,每次用艾條灸20~30分鐘,可以經常灸它。
現在你可以看出用氣海、膻中、足三裏大補元氣的奧妙了吧?用氣海補元氣,用膻中調肺氣,用足三裏補脾胃之氣,這樣先天之氣、水谷之氣、清氣三氣同補,生命的原動力強了,身體想不好都難。
這裏特別説明一下,用氣海、膻中、足三裏補元氣的這個方法,可以作為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常用它,能夠強身健體、祛病延年。另外, 便祕、排尿困難、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等問題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第3張

氣虛體質要吃什麼中成藥呢?
1
十全大補丸
為氣血雙補劑,具有温補氣血功效。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經量多。本品為棕揭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甘而微辛。口服。水蜜丸一次30粒(6克),一日2—3次。
方中人蔘、白朮、白茯苓、甘草四味即四君子湯,能益氣補中,健脾養胃;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四味即四物湯,能養血滋陰,補肝益腎;黃芪大補肺氣,與四君子同用,則補氣之功更優,又用肉桂補元陽,暖脾胃。諸藥合用,共奏温補氣血之功。
2
香砂六君子丸
共研細末,每料用生薑、棗子各30克,煎湯代水泛丸,如綠豆大,約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後開水吞服。
含木香、砂仁、陳皮、制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每次6-9克,一日2次。益氣健脾,和胃。
3
桂附地黃丸
為補益劑,具有温補腎陽之功效。主治腎陽不足,腰膝痠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本品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辛。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本方地黃、山茱萸補益腎陰;山藥、茯苓健脾滲濕;澤瀉瀉腎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膽相火;肉桂、附子温補命門真火。諸藥合用,共成温補腎氣之效。
4
芪苓益氣顆粒
益氣固本。用於腎氣不足所致神疲乏力,食慾不振,少氣懶言,腰膝痠軟。
開水沖服,一次3克,一日3次。一月為一療程。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就是四款可以補氣、調理氣虛的中成藥,大家在服用中成藥前最好先諮詢當地的專業醫師,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第4張

氣虛應該吃什麼食物好呢?
1
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温中,益氣。
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蔘湯,他説: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蔘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2
紅棗
性温,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
《別錄》説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3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説》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4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
如《本經》説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5
人蔘
性温,味甘微苦,為中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
《藥性論》中説它補五臟氣不足。《醫學啟源》還認為,人蔘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蔘,頗有功效,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
同樣的道理,黨蔘和太子參也有人蔘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醫學衷中參西錄》亦云:能補助氣分,並能補益血分。故氣虛者宜食。由於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肺陰和降虛火作用,所以,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

腎虛的根本是氣虛,別亂補,否則越補越虛!中醫教你正確補氣! 第5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kzs/jiankangchang/xe9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