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妙知谷 >

健康知識 >養生 >

辣蓼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辣蓼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性温,味辛。歸脾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除濕、化滯。屬化濕藥。
【禁忌】有小毒,孕婦忌服。

辣蓼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基本信息

(01)一年生草本,高60~90釐米。莖直立或下部伏地,稍粗壯,分枝稀疏,節膨大,通常呈淡紅紫色,全株有腺點及毛茸。單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和中脈疏被短糙伏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狀黑斑,托葉鞘薄膜質,托葉鞘長11~16釐米,口緣生長粗而密的刺毛,毛長5~8毫米。穗狀花序生於枝端,花梗細長,下垂,花被5裂,淡紅色,雄蕊7。8枚,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

(02)【英文名】 Herba Polygoni Pubescentis。

(03)【藥用部位】 蓼科植物辣蓼Polygonumlaccidum Meisn的全草入藥。

(04)【產地分佈】 生於近水草地、流水溝中或陰濕處。分佈南北各地。

(05)【採收加工】 夏、秋採收全草,去除雜質,曬乾。

(06)【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直徑3~4毫米,多分枝,紅色或青色,有節,節膨大而色紅,下部老莖較堅實,上部莖稍輕而中空。葉互生,皺縮,展平後呈卵狀披針形,長5~ 12釐米,寬0.8~1.6釐米,端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或被短伏毛,葉面綠色,有“八”字形黑斑及腺點,托葉膜質,鞘狀抱莖。偶見頂端有穗狀花序,小花粉紅色,多脱落不全。氣微辛燥,味辛辣。

(07)【臨牀應用】 用量15~ 30克,內服煎湯,治療痢疾、腸炎、食滯;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治療皮膚瘙癢,滅蛆。

辣蓼的功效

(01)性味歸經:

(02)辛;性温。歸肝、胃、大腸經。

(03)功能主治:

(04)解毒;除濕。主腸炎;菌痢;無名腫毒;陰疳;瘰癧;毒蛇咬傷;風濕痺痛。

(05)①《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治痢疾。"

(06)②《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煩渴,小兒痢疾,蛇犬咬傷。"

(07)③《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去風濕,通關竅,散瘀,解毒。殺蟲,止血。"

(08)用法用量:

(09)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辣蓼的藥理作用

(01)止血水

(02)蓼葉用於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及其他出血,與麥角相似,但作用較弱。水蓼所含的苷具有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03)抑菌作用

(04)辣蓼(品種未鑑定)煎劑20-60%對各種痢疾桿菌於試管內均有抑制作用。

(05)外用

(06)新鮮或乾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劑塗於皮膚,能預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蟲尾蚴。

(07)其他

(08)水蓼揮發油能擴張血管而有降壓作用。其揮發油具有降低子宮和小腸平滑肌張力的作用。辣蓼水煎劑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09)治療急慢性痢疾、腸炎的腹瀉。

(10)治療慢性胃炎和各種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

(11)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辣蓼的選方

(01)治大腸下血:辣柳草一兩,同豬肉燉服。每隔十日再服一次。(《貴州中醫驗方祕方》)

(02)治痢疾:辣蓼根八錢,水煎,糖調服。(江西《草藥手冊》)

(03)治胃氣痛,痧氣腹脹痛:鮮辣蓼枝頭嫩葉三錢,搗爛,加冷開水一大盅,擂汁服。

(04)治瘧疾:辣蓼葉、桃樹葉等分。研細末,用水、酒和製成丸。每日早晚各服一錢,温開水送下。

(05)治牙痛:鮮辣蓼四兩,水煎,頻頻含漱。

(06)治跌打撞傷,局部青紫腫痛:鮮辣蓼,同米酒或甜酒釀糟搗爛敷。(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07)治扁桃腺炎:辣蓼莖葉適量,搗汁加温開水含漱。(江西《草藥手冊》)

(08)治關節炎:辣蓼葉適量,開水泡片刻後搓揉痛處。(江西《草藥手冊》)

辣蓼的不良反應

(01)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02)臨牀觀察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和大劑量(6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不良反應。

(03)辣蓼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辣蓼。

標籤: 禁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miaozhigu.com/jkzs/yangsheng/o3e6jj.html